由臺東縣文化處辦理的首屆「臺東工藝設計獎暨展覽」,總獎金40萬元,吸引百餘件作品投件,從中選出22件入圍作品,經過激烈決選,於今(11)日展覽開幕典禮中揭曉結果,首獎經評審決議從缺,讓首屆臺東工藝獎的代表性留下更多討論空間,貳獎則為林精哲的作品《黫山水器》,抱回9萬元獎金。
縣府文化處指出,為求決選過程專業公正,邀請到《普悠瑪文化工坊》鄭浩祥 Ahung Masikad長老、排灣族前衛服裝設計師沙布喇.安德烈、華碩設計中心副理廖軍豪、《北歐設計》設計總監廖佳玲、《META燈具》設計總監鄭遠揚等人擔任評審。
開展前一日評審團即抵達現場進行評選,徵件作品水準受評審們一致肯定,經過熱烈討論後,決議首獎從缺,貳獎由林精哲的作品《黫山水器》奪下,獲得獎金9萬元,林精哲以單純的陶土與木頭製造出火與煙的痕跡嵌入陶土,留下自然的色澤與質感,向傳統排灣族陶壺特色致敬。
參獎為陳君岱的作品《景間,景外》,獲得獎金6萬元,其作品將風景轉換製成抽象而純粹的「質地」,用琺瑯肌理回應光與空間,掛繩的連結帶入了傳統民藝會使用的編、套手法。
此外,展覽特別增加「市場潛力獎」,挑選具有市場、量產價值的作品,由吳孟儒的《碎圈戒指》獲選,透過熔化及破壞金屬表面來達成特殊的質感效果,每一隻戒指的裂痕都是獨一無二,獲得量產補助10萬元,將量產100件,發展成具文化意涵且有工藝特色文創商品。
文化處表示,「臺東工藝設計獎暨展覽」即日起於臺東美術館大文創教室展出,統籌臺東工藝各項活動,除「臺東工藝獎」入圍作品及交流計畫創作外,共同展出「國際青年工藝設計營隊」得獎作品,並發表「工藝材質復育計畫」的研究成果,希望藉此聚焦串聯發生於臺東的工藝多元面向,展期至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