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健康

1成多民眾很憂鬱 董氏基金會籲民眾善用資源 聰明求助與適時紓壓

2020-09-09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葉雅馨主任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葉雅馨主任

董氏基金會曾經針對六都民眾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有11.1%的民眾有明顯憂鬱情緒,必須尋求專業協助;同時還有近7成3的民眾不知道設有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也不曾去過相關心理健康服務機構尋求協助。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葉雅馨主任呼籲民眾,除了要檢測自己的情緒狀況外,「瞭解資源」其實就是促進心理健康的第一步,同時也別讓憂鬱情緒變成病了才來求助,因此善用資源、聰明求助與適時紓壓,才能避免憂鬱症上身。

 

根據董氏基金會過往的調查,民眾日常的紓壓方式多半是運動、找人談談、閱讀、看電視電影、上網玩遊戲、唱歌等,葉主任建議紓壓方式因人而異,最重要的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紓壓方式。

 

董氏基金會響應臺北市衛生局的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動,9月份規劃了「心視野」電影賞析活動,歡迎一般民眾、銀髮族、早療團體及親子一起來看電影、紓解壓力。另外還針對大學生舉辦的「心理心視野」心理衛生共識營,設計【情緒與壓力調適】、【情感與人際】、【校園霸凌】、【網路成癮】、【生涯規劃】等五大主題,邀請青年學子腦力激盪,發揮新世代年輕人的創意、設計心理健康推廣方案。 相關活動訊息可上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官網查詢。

 

臺北市衛生局首度串聯北臺區域八縣市,進行「心理健康悅,北八逗熱鬧」心理健康月宣導活動計畫,並與董氏基金會、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等多個心理健康團體共同合作,鼓勵民眾善用心理健康資源,自助同時助人。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