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協助心智障礙者認識勞動法規及勞動權益,臺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在今年推出了勞動易讀推廣列車活動,首班列車於9月2日開進伊甸數位資料處理庇護工場,共有 14位身障員工參與,除了研讀勞動易讀手冊外,同時搭配單元活動,體驗有生以來第一次的勞動教育洗禮。
心智障礙者常需借助專業人員協助求職,本身反而不了解勞動相關法令或權益。為了向心智障礙者推廣勞動教育,重建處在107及108年度研發勞動易讀手冊,邀請心智障礙青年一同參與設計,用淺顯易懂、圖文並茂的方式編印了「我要上班了」、「我會賺錢了」及「我要加班,也要休假」等3冊教材,並搭配特教老師精研教案設計,以輕鬆活潑的活動單元,可完整提供心智障礙青年或就業者認識基本勞動人權概念。
首場的勞動易讀推廣列車活動於伊甸數位資料處理庇護工場進行,該庇護工場營運12年多,目前聘有28位身心障礙者,雖然是庇護工場,除了薪資部分由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規範外,其他各項勞動條件都依勞基法辦理,包括上下班的紀錄應符合勞動基準法第30條、加班費支付應符合勞基法第24條等規定,而出席的員工最關心的特別休假,工作年資最長的有11年,屈指一算,依據勞基法第38條,他今年可以有16天休假,可以好好計畫疫情後的國旅,和家人去放鬆一下。
庇護工場李俊瑯主任認為,庇護工場的員工雖然是在保護性的職場,但工場仍要遵守各種勞動法規,勞雇之間的溝通也很重要,重建處針對心智障礙者規劃的勞動教育課程,能促進勞雇更順暢溝通,並且提高障礙員工自主及自我決定的能力。
勞動局表示,不少的心智障礙工作者對於勞動法規瞭解不足,導致權益受損,因此希望藉由勞動易讀推廣列車的活動,讓心智障礙的青年或就業者認識基本勞動人權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