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化部長、作家龍應台首部長篇小說《大武山下》,引起極大迴響,臺東場新書分享會今(6)日在臺東桂田喜來登酒店五樓國際劇院舉行,縣長饒慶鈴、文化處長鍾青柏及許多藝文界人士也出席參與,龍應台帶領大家穿越時空,從走訪浸水營古道談生命哲思。
「大武山下與龍應台面對面-臺東場新書分享會」,由臺東縣政府文化處與時報出版社合作舉辦。龍應台一開場就說,這本長篇小說發表分享會,已分別在臺北國家圖書館、屏東舉辦,臺東是第三場,很難得與讀者在臺東見面,隨機調查現場有四分之三是居住臺東的鄉親,顯示臺東人對於藝文活動非常重視。
這項分享會龍應台以「我為什麼寫小說」開場,以分享照片的方式說故事,書中描寫臺灣原生種的動物、植物數百種,插圖由龍應台親手繪製。會場外亦展示了十多幅收錄於書中的插畫原稿,是她寫作過程中的塗鴉筆記,展現多元且豐沛的創作能量,活動的最後安排龍老師的簽書會並與讀者合照留念。
饒縣長、鍾處長、臺東縣私立均一國民中小學董事長嚴長壽、藝術家江賢二等人都出席這場文學聚會,表達對於藝文活動的支持,也對大自然萬物人文及土地的關懷。
在分享會中,饒縣長應龍應台之邀,帶領會場民眾念了一段書中的文字。饒縣長說,這是一場極為特別的文學聚會,座無虛席,可見臺東還是有許多書迷及粉絲。
《大武山下》這本書中描寫很多鄉鎮小人物的樣貌與神態,以孩童似無止盡的好奇、田野調查者追根究柢的執著、文學家時而空靈時而深沉,刻劃出大武山的生命哲思,有著濃濃對土地與人文的關懷。
個性隨和話語非常有力量的龍應台,在分享會中留下一些時間讓在場民眾提問。她鼓勵來自海端鄉加拿村喜歡寫作的女學生,不要停下對書寫的熱愛,一定可以從加拿出發,創造出不可限量的未來。
龍應台同時勉勵臺東鄉親不要以偏鄉自限,應該看到偏鄉的優勢,要以偏鄉為中心的視野開展更美好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