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幼兒園到小學,對小一新鮮人來說將是一個全新的學習環境。一般在幼兒園的生活作息較為輕鬆,大約9點前到校、上下午有點心,午餐後就鋪被睡覺,其他時間就安排身體活動或是玩玩具,相較之下,小學的生活作息就是按表操課,時間掌控上是更為嚴謹。
河堤國小輔導室張淑敏主任表示,對孩子來說,小學階段將是很大的改變,特別是在學校的生活作息部分,像是早上7點50分前就要到校,進到教室後就要坐在位子上拿出學用品、進行學習和抄寫功課,就連上洗手間都要重新學習如何使用蹲式馬桶,假若家長能試著從孩子的角度去想像,心裡的確會感到害怕和不安。
為了讓小一新生能及早適應開學後的生活,張淑敏主任建議,家長可以從兩方面為孩子做好準備。
一、基本學用品的準備
書包:小朋友書包的挑選建議是以材質輕、能貼緊背部為佳,不建議使用拉桿式書包;
水壺:請選擇有背帶並且讓孩子能自行扭開蓋子裝水的水壺
學用品:鉛筆、橡皮擦、直尺、鉛筆盒等樣式不要過於花俏,以免讓孩子上課時分心,另外有些老師會建議小一的學生使用三角筆,家長可參考老師所提供的學用品清單準備。
餐具:小學一年級每周會有一天是全天課,學生將會在學校用午餐,所以別忘了幫孩子帶不鏽鋼餐具。
除了上課攜帶的學用品外,還會有如彩筆、全套的備用衣物、衛生紙、午睡枕等用品將會放在教室的置物櫃,張淑敏主任提醒家長上述物品要留意尺寸大小,以免置物櫃放不下。另外,家長也不用過於擔心,通常在開學後,班級導師會偕同家長檢視各式用品是否合適。
另外張主任也提到,不少家長擔心孩子的人身安全,會讓孩子使用具有定位及發送訊息的智慧型手錶,這可能會分散孩子上課時的專注力,建議家長別讓孩子帶到學校使用。至於家長的擔憂,臺北市教育局將會在開學後配發給每一位國小學生一只防身警報器,養成配戴習慣,守護學童的安全。
二、心理調適部分:
熟悉校園:迎接新的學習生活,孩子的心情難免緊張,張淑敏主任建議家長利用開學前的周末陪伴孩子熟悉校園,到學校繞一繞、走一走,看看學習環境和遊戲空間,也可以從外頭尋找即將就讀的教室在哪裡,讓孩子有個心理準備,「這裡就是未來我要上課的地方」,藉由校園巡禮的儀式,讓有助於孩子適應新的學習環境。
調整心態:開學前一天的下午請不要安排劇烈的活動,慢慢鋪陳準備開學的心理狀態。晚餐不要太晚吃,家長陪著孩子提早上床就寢。張淑敏主任說,父母的溫馨鼓勵將成為孩子最大的動力,不妨在睡前恭喜孩子長大了,明天就是小一生,增強他的信心。
生活自理:許多家長都很擔心孩子會賴床遲到,張主任分享了一個小秘訣,家長不妨在前一天跟孩子約好隔日早餐的內容,讓孩子有所期待就降低賴床的機會。另外,也可以讓孩子練習設定鬧鐘,從不賴床開始學習自我管理時間。
除了小一新生對即將展開的新生活感到不安外,許多家長也對於孩子在新的學習階段可能會遇到的生活適應問題、課業學習問題以及教養問題等有許多疑慮。張淑敏主任說,臺北市的學生在開學後將會收到由教育部發行的「我和我的孩子」手冊,集結過往低年級學童、家長所面臨的經驗談,以及專家學者的分享,為小一家長可能面臨的問題提供參考,讓親職教養上能有所啟發,陪伴孩子快樂學習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