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邁向數位平權」推廣及應用計畫,因應後疫情時代、社區營造與產業發展轉型所需,今(26日)舉辦數位創新工作坊,邀請推動數位平權的教育部、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勞動力發展署、國家發展委員會、經濟部、移民署、原住民族委員會,和衛生福利部共八大政府部會承辦人,及全臺共114個數位機會中心(簡稱DOC)的第一線工作人員學習運用數位技術、發展創新服務。
教育部「邁向數位平權」推廣及應用計畫計畫主持人須文蔚教授表示,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仍蔓延全球,在後疫情時代,不論是社區營造或觀光產業,都必須發展更靈活的營運策略。透過數位轉型是重要的趨勢和議題。數位科技的創新應用是社區工作者、返鄉創業者和社區微型展業,面對新挑戰的重要利器。
受新型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25日報告指出,今年1至5月全球觀光旅遊業損失約3,200億美元(約新台幣9.4兆元)、造成近1.2億個旅遊相關工作消失,並預測今年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恐因旅遊業不振減少約2.8%。儘管臺灣疫情控制穩定,但仰賴觀光導覽帶來收入的社區和產業仍須未雨綢繆。「科技與藝術結合 社區AR互動製作」講座邀請臺北科大互動實驗室講師游俊彥分享,創新數位科技應用於社區觀光導覽的實務應用。如360環景攝影搭配穿戴式裝置,能豐富在地文化詮釋與加值,預先提供民眾沉浸式個體經驗,促成遠端對話並觸發觀光動機。
科技應用助在地文創商品開發轉型,「顛覆水泥想像的衝突美學」軟水泥生活實驗室創辦人陳律安總監分享運用3D列印掃描和建模技術,可以將社區的文物轉換成為具在地特色的文創商品。花蓮縣新城DOC和鳳林在地文創工作泥藝工坊合作,將花蓮雕刻家蔡平陽老師大型木雕作品,利用3D列印建模、雷射雕刻製成圖騰,開發出具在地文化的環保樂土防水杯墊。
疫情也對教育產業產生衝擊、加速遠距教學需求,愛比科技何世民客戶經理介紹實物攝影機實用操作技巧。實物投影機可拍攝教材或商品,同步投放到大螢幕上讓學生或與會者一同觀看,也可錄影存檔重複回放。美國超過半數的公立學校都採用IPEVO的實物攝影機輔助教學。108年底,愛比科技就捐贈教育部DOC計畫130臺超高畫質實物攝影機,改善教學品質並提升偏鄉銀髮學員學習成效,在後疫情時代更提供遠距教學相當大助益。
參與工作坊的學員表示,本次工作坊所學的新興數位科技,能及時應用在學員線上自主學習和商家輔導上,如愛比科技提供的實物投影機,能成為直播主展示產品細節或DIY操作的實用工具。未來DOC課程設計,也會導入更多數位科技創新應用,鼓勵在地學員與商家透過數位平台共好共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