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後疫情時代與新常態經濟的來臨,元智大學在疫情後加速智慧校園的研發與運用,未來不論學生、老師或行政管理,只需以大數據、物聯網與雲端連結,就可輕易了解學校以及學生學習的狀態。
為了發展智慧校園,元智大學表示,學校不只布建智慧感測網路,蒐集大量校園數據,更藉由大數據與深度運算和雲端服務,讓這些數據不只成為校園管理優化的參考依據,也是學生學習的實驗場域,利用智慧感測網路,蒐集校內各角落的環境狀態、空氣品質,如PM2.5數據,二氧化碳、溫濕度等,也在每個系所、大樓、宿舍設置智慧電表,來追蹤用電消耗。
疫情過後,學校也要思考調整教學方式,智慧校園與智慧教室已是勢在必行,「智慧校園物聯網」是基於AIoT的規劃,目前平台包括智慧停車位監控、智慧環境監控以及智慧教室。目前元智先以電通學院為學習場域,並將擴及各學院及全校。
電機通訊學院院長趙燿庚指出,使用大家熟悉的手機即時通訊LINE APP為人機介面(UI),以LINE聊天機器人(Bot)來作為即時監控操作的介面。使學生可藉由實作學習物聯網(IoT)、人工智慧(AI)、及大數據應用等相關知識及應用,達成培育人工智慧與物聯網科技人才的目標。
「智慧校園物聯網」可直接透過LINE,已加入朋友的方式(如掃描相關QR碼)來直接連上《智慧停車位監控》、《智慧環境監控》、或《智慧教室》來使用「智慧校園物聯網」來即時獲取校園內的相關資訊。
在「智慧校園物聯網」平台的測試方面,先以電機通訊大樓做為實驗場域以驗證「智慧校園物聯網」平台的功能,再逐步擴展與複製至元智校園內的其他館建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