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藝文

臺灣山水的長青意象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藏特展

2020-07-12 發佈 王芓諭 臺北
國立歷史博物館主辦「彩墨寶島-國立歷史博物館館藏特展」展覽

國立歷史博物館主辦「彩墨寶島-國立歷史博物館館藏特展」展覽

國立歷史博物館主辦「彩墨寶島-國立歷史博物館館藏特展」展覽,本次展示設計別具巧思,分別以北部人文薈萃的蒼綠、中部森林蓊鬱的濃綠、南部物產豐饒的翠綠,以及東部依山傍海的碧綠,作為四大單元的主色調,希望觀眾置身於綠意盎然情境中,感受臺灣山水的「長青」意象。

 

文化部次長彭俊亨表示,「彩墨寶島」透過前輩藝術家以水墨媒材畫出臺灣的美好,文化部推動重建臺灣藝術史政策,藝術家的故事就是建構重建臺灣藝術史的元素,透過藝術家的作品,知曉藝術家的創作歷程,讓大眾可以訴說、詮釋臺灣藝術家的故事,臺灣藝術史的面貌必能越來越清晰,越來越立體。

 

文化部表示,臺灣被譽為「福爾摩沙」,是美麗蒼翠的寶島,兼具山海勝景,屢屢成為藝術家彩筆描繪的對象。國立歷史博物館有許多以臺灣地景為主題的館藏,特別規劃「彩墨寶島」之主題,透過25幅複製作品,輔以「寶島長春圖」造景意境,展現臺灣彩墨創作之藝術美感,就藝術家的視野,觀看臺灣地景的豐富樣貌。

 

臺灣山水畫之所以動人,不在於重複古人面貌、亦非模組架疊,而是透過實地觀看與不斷推陳出新的技法,讓對土地的情感,從作品中清晰溢出。臺灣水墨有著臺灣文化的DNA,畫家用作品紀錄了當時的面貌,讓我們得窺過往的景致;也發展出更適合表現臺灣的面容的各種新手法,讓表現越發鮮明。

 

展覽自即日起至明(110)年1月3日止,歡迎民眾踴躍參觀,共同體驗臺灣水墨創作者如何以寶島為靈感泉源,開創臺灣水墨新局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