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培育未來世界公民 北市31校獲國際學校獎ISA認證

2020-07-07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臺北市教育局與英國文化協會合作辦理國際學校獎ISA認證

臺北市教育局與英國文化協會合作辦理國際學校獎ISA認證

為了與國際接軌,臺北市致力於推動國際教育,培養學生具備國際視野及合作能力,北市教育局與英國文化協會合作,辦理各級學校落實國際學校獎(International School Award,ISA)輔導與認證。教育局陳素慧主任秘書在授證儀式致詞時表示,國際學校獎的認證從106學年度有16所學校到107學年度增加到31所學校,學校的老師不再只是傳遞課本上的知識,而是將國際關注的議題融入在課程中,與學生在課堂上一同討論。

 

要能在不同國家與文化間建立溝通與理解的橋樑,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教育。英國文化協會臺灣處羅瑞福處長表示,英國文化協會在臺灣從事教育文化的交流活動已經有24年的時間,國際化的知識與技能為學生創造更有利的學習環境。他指出,獲得本次國際學校獎認證的學校,將全球議題融入在課程中,讓學生面對到不同國家或文化背景的人能有更多的理解和包容,也有信心與不同背景的人進行溝通交流,學生在其中也獲得溝通、互動技能,未來在國際化的社會中更能具備生活與工作能力。

 

107學年度國際學校獎(ISA)認證共有31校通過,其中通過基礎級認證19校、中級認證7校、國際學校獎5校。通過基礎級認證的芳和實中,以「探索、跨域、遠征」為國際教育主軸,發展「小旅蛙,瘋世界」課程,透過真人圖書館及各國動畫電影帶領學生瞭解異國文化,並設計「友誼信箱-Mail力打開我的世界任意門」跨國跨領域協同課程,透過書信以小詩創作、食譜翻譯及在地新聞為主題,與多國學生進行文化交流。

 

獲得中級認證的北投國小,則開發了「巫娃娃遊學趣」國際教育校本課程,其中「當女巫(北投)遇到武士(日本)」教學活動是藉由在地文史課程瞭解日本與在地連結的歷史,並透過與日本夥伴學校創作大型壁畫作品進行文化交流。

 

榮獲國際學校獎認證的內湖高中以探討公民議題為主軸,設計移工、性平、人權、剩食及科技人文議題等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相關之教學活動,同時也與馬來西亞、日本及泰國等夥伴學校進行課程交流,設計多元豐富且具有深度的教學內容。

 

全球化的時代來臨,臺北市教育局積極鼓勵學校實施國際學校獎(ISA)課程方案,將中小學階段的課程連結國際議題,培養學生對多元文化的感知力、瞭解力及適應力,進而成為具備全球化視野的世界公民。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