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擦桌子也學程式設計概念 北市將運算思維融入幼兒園課程

2020-07-06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臺北市幼兒園運算思維取向教學示例」將初階程式設計概念融入幼兒園課程中

「臺北市幼兒園運算思維取向教學示例」將初階程式設計概念融入幼兒園課程中

數位產業蓬勃發展,為了培育未來的數位科技人才,部分歐美先進國家早在幼兒園階段就推動教育課程。臺北市教育局在108年成立「幼兒園運算思維課程取向工作坊」,邀請臺北市立大學幼兒教育學系、資訊科學系及國小資訊教育輔導團,指導北市13所公立及非營利幼兒園共14位教師,合作完成20個「臺北市幼兒園運算思維取向教學示例」,臺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表示,在不使用3C科技的方式下,從課程中融入運算思維,將資訊教育向下扎根,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學生都具備有程式設計的思維,實現臺北市K-12程式教育的完整規劃。

 

臺北市教育局長曾燦金說明,這些教案將「拆解問題」、「模式辨識」、「抽象化」及「演算法設計」的概念,融入在幼兒園的生活作息中,從日常生活教育、學習區探索和主題活動裡取材,讓幼兒不須使用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在寓教於樂的學習過程中,將初階的程式設計概念融入其中。

 

以「擦桌子」教案為例,就與現實生活中的「掃地機器人」各種模式的掃地路徑有異曲同工之妙。為了把桌子擦乾淨,老師引導幼兒們設計了各種擦桌子的路徑圖,從觀察、發現、討論、試做再修正的過程中,自然而然應用了運算思維的概念。同時,也能再延伸到「自駕車」的概念,以程式設計規劃行車路線,利用辨識物體及感測功能進行數據演算和修正有關,這些概念都已蘊含在幼教2.0版強調「幼兒為主體,教學者有意圖」的教學活動中,運算思維的種子正在臺北市幼兒園中成長萌芽。

 

蔡炳坤副市長表示,目前已經完成的20個「臺北市幼兒園運算思維取向教學示例」,將會放在臺北酷課雲平臺程式教育專區提供給老師和家長下載參考。臺北市致力於學前教育的質量提升,除了提供優質平價的幼托機構外,也藉由補助提高準公幼教師的薪資,提升教學品質與內容,不斷創新實驗,發展更多元精緻的教學模式。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