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農委會推綠色照顧 以健康促進為核心打造友善農漁村

2020-07-01 發佈 王唯瑾 臺北
農委會推動綠色照顧 ,展現友善農漁村,守護農村高齡者。(農委會提供)

農委會推動綠色照顧 ,展現友善農漁村,守護農村高齡者。(農委會提供)

農委會今(1)天在深坑區農會舉辦綠色照顧推動示範記者會,今年共輔導31家農漁會成立綠色照顧示範站,包括農會28站及漁會3站,其中深坑區農會也是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及C級巷弄長照站,利用農漁村自然元素,實踐農業多功能價值,打造農漁村的友善生活環境。

 

推動綠色照顧  展現農漁村綠色量能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農村人力結構嚴重老化,農委會接軌行政院長期照顧2.0政策,運用農漁會人員及家政志工,結合在地特色食材、文化傳承及綠色景觀療育,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綠色照顧,營造友善高齡生活環境,以達協助高齡者在地健康老化的願景。

 

農委會指出,綠色照顧以健康促進為核心,發展綠飲食、綠療育及綠照顧三大主軸,其中綠飲食為結合農漁會家政班設計均衡飲食及高齡友善餐飲,與衛生福利部社區營養推廣中心合作推動營養諮詢,支援高齡者飲食與健康營養;綠療育為透過綠色照顧種籽師資培訓,輔導農漁會人員就地取材,為高齡者設計益康活動,利用生理監測及問卷量表等進行活動前後測,協助高齡者紓壓及放鬆;綠照顧為運用農漁會既有空間,連結地方創生以提升高齡者身心健康,一同完善國家長照體系,建構以農業為本的美好照顧網絡。

 

本次農業療育體驗選用的是花語為「不變的愛」的臺灣國產洋桔梗,展現與綠色元素結合後的療育力,同時也鼓勵民眾運用花材美化居家環境,而在地食材高齡特餐則結合營養師建議,配置適合高齡長者的營養的餐盤,讓長者吃得好、吃得巧,拓展農業的多功能價值。

 

農委會期望未來,農漁村不再只是老人照顧老人的畫面,更吸引都會區居民返鄉及旅遊,藉由人與大自然的互動與體驗,開創綠色照顧產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