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縣歷史建築新港教會會館,受颱風重創後,結構受損屋內嚴重漏水,去年文化部完成審議補助1840萬元,今(28)日舉行開工感恩禮拜,預計400天後完工。縣長饒慶鈴受邀參與,並期待修復後,這棟日式老屋能更加安全,持續對外開放舉辦活動,繼續與各界共同寫下老屋的新史。
新港教會會館修復工程開工禮拜28日下午3點舉行,先進行感恩禮拜,現場嘉賓包括縣長饒慶鈴、立委劉櫂豪、縣議員許進榮、林東滿、成功鎮長黃博昌等貴賓。
饒縣長表示,聖經路加福音第14章第28節說:「你們想蓋一座塔樓,有誰不先坐下計算費用,看能不能蓋成呢?」縣府聽到了這句話,所以,文化處三年前開始啟動修繕的行動,歷經調查研究以及規劃設計二階段,終於在去年獲得文資局肯定,撥下了這筆修繕費用,這是縣政府和教會一起坐下來計算的結果,也終於動工、要蓋成了,謝謝許進榮議員、林東滿議員,在發包前的督促和叮嚀,終於可以促成這一樁美事。
新港教會說明,日治時期新港支廳長菅宮勝太郎辭去官職,因熱愛成功鎮,1932年在海岸邊打造東海岸少見的2層樓日式建築,並稱為菅宮勝太郎宅,隨著時間推移,這棟建築也曾做為成功鎮重要的的醫療場所-高安診所,在2003年登錄為臺東縣政府歷史建物。目前為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東部中會所有,並有二手書店進駐,不僅承載成功鎮90年的共同記憶,還是網路爆紅的打卡景點。
2014年麥德姆颱風重創後,老屋多處受損,屋內嚴重漏水,卻仍在安全的空間範圍內勉強繼續陪伴鎮民與旅人,直到去年文化部完成審議,核定臺東縣歷史建築新港教會會館修復工程總經費2300萬,政府補助8成,約1840萬元,委託臺東縣政府代辦處理,今年6月發包簽約完成、7月開工,外觀將維持原貌,內部則會抽換樑柱,預計工期400天。
有別於一般開工儀式,新港教會舉行開工感恩禮拜,感謝長期以來當地耆老、菅宮勝太郎後人,藝文各界及民間團體、民代的支持,使得老屋得以順利開工。新港教會製作「迴轉新港參陸零」VR紀錄片,拍攝老屋的歷史與現狀,在禮拜後公開播放與體驗,並期許教會與老屋,都能持續陪伴各界再寫新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