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天表示,國內沒有新增確診病例,同時今(5)天也是「世界手部衛生日」,以5隻手指頭象徵手部衛生5時機,強化手部衛生概念,並強調手部衛生能減少感染,尤其今年在全球都受到疫情的肆虐之下,各國都呼籲民眾要注重個人衛生,除了戴口罩之外,勤洗手也是重要的防疫措施。因此在今天的記者會中,由防疫五月天親身示範正確的洗手步驟,提醒民眾要加強手部衛生,一起「手住疫情,手護臺灣」。
正確的洗手七字訣「內、外、夾、弓、大、立、腕」,首先「內」由兩個手掌心互相搓揉五次;「外」一手的手心搓手背五次,兩手交替搓五次;「夾」兩隻手手指交叉搓揉指縫五次;「弓」兩隻手弓起來手指互握旋轉,搓揉指背與指節五次;「大」指大拇指,一手握住大拇指旋轉搓揉大拇指跟虎口五次,兩手交替一樣搓五次;「立」一手的手指頭立在手心上,旋轉搓揉五次,兩手交替搓五次;「腕」要帶到手腕來清潔,以上步驟完成後再用清水沖乾淨,擦乾雙手就完成正確洗手步驟。
指揮中心也提醒,完整的洗手過程大約要40到60秒才算是有效的洗手,而濕洗手比乾洗手還重要,但如果在外無法濕洗手時,可以利用酒精乾洗手20到30秒。另外正確洗手五時機包含,「吃東西之前、碰觸小寶寶之前、擤鼻涕後、上廁所後以及看病前後」、並落實五步驟「濕、搓、沖、捧、擦」,以確保自身及周遭親友的健康。
指揮中心指出,疾病管制署自2010年起推動「建置手部衛生示範中心」計畫,以WHO手部衛生指引及相關工具為藍本,訂定我國手部衛生推廣執行策略,並建立教育訓練、成效評估及報告回饋等機制。此外,疾管署也在長期照護機構推廣手部衛生,以降低機構內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