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健康

胸痛不一定是心臟病 東基醫師:緊張、壓力也可能引發

2020-05-04 發佈 林睿鵬 臺東
臺東基督教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吳寶榮表示,胸痛不一定是心臟病,憂鬱、緊張或壓力可能會引發胸悶、胸痛。

臺東基督教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吳寶榮表示,胸痛不一定是心臟病,憂鬱、緊張或壓力可能會引發胸悶、胸痛。

34歲李小姐近2個月來總覺得胸口悶,嚴重時甚至呼吸困難,痛的感覺傳到背部,上網一查,懷疑自己罹患心肌梗塞,臺東基督教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吳寶榮表示,網路上有些似是而非的訊息,容易讓民眾產生誤解,經檢查李小姐是因為工作壓力,導致睡眠品質不佳,長期下來出現自律神經失調,而引起胸痛。

 

吳寶榮醫師指出,究竟胸痛是否為心臟病,須先了解造成胸痛的原因,可簡單的用心因性、非心因性區分,心因性胸痛可以是冠狀動脈心臟病(心絞痛、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包膜炎、主動脈剝離、主動脈狹窄、二尖瓣(三尖瓣)脫垂症候群等原因造成。

 

非心因性的胸痛可能是肺部問題,例如肺炎、氣胸、氣喘;或腸胃道問題,例如胃食道逆流、胃或十二指腸潰瘍、膽囊炎、胃穿孔等;以及胸廓肌肉神經疼痛,例如肌肉拉傷、帶狀泡疹引起的神經痛、挫傷或撞擊後的疼痛等;也可能是情緒問題,例如憂鬱、緊張或壓力可能會引發胸悶、胸痛,有時還會合併心悸或呼吸困難等症狀,最典型的就是換氣過度症候群。

 

如何自我評估是否需要盡快就醫或進一步檢查?吳寶榮說,首先,從疼痛的感覺及位置來看,假使疼痛是刺刺的痛,集中在某一個點,或是有壓痛點,抑或伸展動作會加重疼痛,這些都比較像是肌肉神經的痛,通常適度休息或服用止痛、肌肉鬆弛藥物可緩解症狀。

 

如果胸口正中央有灼熱或噁酸水,就偏向胃食道逆流等腸胃疾病;假使胸痛感覺像壓迫感,有呼吸困難或冒冷汗等心絞痛現象,疼痛範圍大約有一個拳頭大小,位置在胸口中間偏左,甚至會痛到下巴或左上臂,就要強烈懷疑與心臟血管狹窄有關,必須盡速就醫。

 

其次是疼痛持續的時間,假使短暫幾秒鐘就消失,通常比較不是太大的問題,只需觀察。如果疼痛已經好幾個小時,甚至好幾天,完全沒有惡化跡象,比較傾向於非心因性的胸痛。

 

吳寶榮強調,一旦胸痛位置及範圍符合心絞痛的症狀,且持續5分鐘以上,並導致無法再繼續目前的活動或工作,若引起呼吸困難等加重病情的症狀,就要考慮急診就醫,必要時撥打119求助,他也呼籲,有胸痛問題,到醫院給專科醫師檢查,才是上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