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22日)就是世界地球日,在新興科技媒體中心的號召下,今天(21日)全國有超過百位科學家連署,呼籲政府、企業重視氣候緊急狀態,透過修法、政策擬訂及生活方式的改變,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搶救地球。
2019年〈生物期刊〉刊登「世界科學家們的氣候緊急狀態警告」一文,在世界地球日50周年前夕,臺灣首度有143名科學家挺身而出,連署這份警告,向社會大眾呼籲,世界已經進入緊急氣候狀態,應該要有更多作為。
來自中研院、臺大、海洋大學等82個學術界的教授、科學家,從海洋、土壤、二氧化碳排放等面向,提出警告與建議,海洋大學副校長許泰文指出,隨著海平面不斷上升,暴潮與巨浪等極端海水面災害會更頻繁,也使海水靠近海岸防線,造成海水倒灌、國土流失、並衝擊生態,若政府不重視二氧化碳排放問題,可能造成更嚴重的災害,經過模擬,若氣候上升2度,臺灣的嘉南平原會被淹沒。
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系教授林俊全認為雖然臺灣有很多亟需改變的作法,但臺灣因為受到極端氣候影響,在面對天然災害的處理作為上,值得國際借鏡,這幾年東南亞國家都有派員來臺取經,充分展現出Taiwan Can Help的實力。
科學家們呼籲政府,要提出路徑清晰的藍圖,全面的檢視我國的環境政策,包括改善能源效率、推動節能措施、致力保護與恢復地球生態系統、減少過度開發及改善浪費糧食等飲食習慣,才能全面的減緩環境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