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資源回收初體驗 慈科大外籍生驚呆了

2020-04-07 發佈 趙佳韻 花蓮
學生資源回收體驗

學生資源回收體驗

讓外籍學生體驗資源回收的重要性,慈濟科技大學安排學校五十多位外籍學生,前往花蓮慈濟環保教育站,協助資源回收工作,希望學生能將資源再生、環保回收等觀念,帶回自己的家鄉,將愛護地球的行動擴散。


參與資源回收體驗的學生,大多來自菲律賓、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當地的環保觀念較薄弱,垃圾僅分為「回收」與「垃圾」兩種,回收類垃圾,又沒有細緻的區分,所以,當他們看到環保教育站中的「瓶瓶罐罐紙電一三五七」,也就是玻璃瓶、寶特瓶、鋁罐、鐵罐、紙類、電器類、衣服、3C、五金、其他。每個項目又可以再細分成許多種類時,讓學生們都「驚呆了」。


看見臺灣的細緻分類與處理,來自印尼,就讀行銷與流通管理系一年級的Saadi Satata Tanaka(陳正理)表示,雖然印尼政府近年來開始重視環保,但在峇里島等觀光景點,還是有許多垃圾,如果能將資源回收的觀念在印尼落實,也許就可以有效的改善垃圾問題。


慈濟科技大學表示,許多人以為「少用免洗餐具就是環保」,但其實真正的環保,是從源頭做起,讓垃圾減量、垃圾再生利用,透過讓外籍學生到環保教育站的體驗,一方面讓學生社會服務,另一方面,也期盼他們將這些觀念帶回家鄉,影響更多人。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