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口罩焦慮」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延燒,民眾深怕被感染,引發口罩搶購潮,有民眾因為買不到口罩產生焦慮,甚至影響到生活作息,衛福部臺東醫院心理師周牛莒光表示,口罩有需要再戴即可,也提供民眾舒緩焦慮的簡單方法。
口罩實名制6日上路,每人7日內限購2個口罩,臺東市一位蔡女士,一天之內跑了5家藥局卻都沒買到,因晚飯來不及煮與丈夫產生爭執,到了深夜還在LINE群組發文,四處詢問「市區藥局哪一家還有啦?」隔天上午10點多,蔡女士咬著三明治當早餐繼續排隊,碎念著「希望這次能領到」。
心理師周牛莒光接受教育電臺臺東分臺節目專訪時指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延燒,在許多國家都引發集體焦慮的現象,許多臺灣民眾為預防染病也陷入「口罩焦慮」,像是工作時會想到口罩還剩幾個?下班以後要去哪裡買?家人夠不夠用等等。
周牛莒光提供民眾舒緩焦慮的簡單方法,他說,坐辦公室的民眾,可以起身倒杯水或上個廁所,腦袋才不會一直聚焦在口罩問題上;或在家簡單運動,像健康操、甩手操,讓腦內啡分泌增加愉快的感受。
他表示,感到焦慮時,可察覺自己的呼吸,若呼吸急促可緩緩的深呼吸,感覺肩膀緊繃,可輕輕按壓肩膀,讓自己靜下心來,想想自己的焦慮現象和實際狀況是否一致,「是不是所有場合都需要戴口罩?」呼籲民眾不要因網路上的不實消息影響判斷,讓自己的想像造成心理恐慌。
周牛莒光強調,口罩固然重要,但勤洗手才是更重要的自我防護措施,臺東地廣人稀,日常外出,非待在人多的密閉空間,若無身體不適其實不須戴口罩,有了正確觀念,加上適時的舒緩緊張,就能和焦慮和平共處,但若因長期焦慮影響到日常生活,不妨尋求專業諮商心理師提供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