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藝文

廖光亮柴燒食器創作展 讓陶味覺醒

2019-11-24 發佈 陳麗如 臺東
陶藝家廖光亮說,品嚐食物要色香味俱全,為了讓生活多一點美感,少不了器皿襯托視覺和味蕾在腦海裡共舞的風采。

陶藝家廖光亮說,品嚐食物要色香味俱全,為了讓生活多一點美感,少不了器皿襯托視覺和味蕾在腦海裡共舞的風采。

排灣族陶藝家廖光亮擁有25年製陶經歷,仍持續不斷地創作,他以「陶味覺醒」為主題,目前正在九鳥陶燒工作室舉辦展覽,歡迎民眾前往欣賞。

 

陶藝家廖光亮說,品嚐食物要色香味俱全,為了讓生活多一點美感,少不了器皿襯托視覺和味蕾在腦海裡共舞的風采,因此,這次展覽希望將臺東在地食材料理的美食,結合九鳥陶燒柴窯燒製的陶盤,期待產生不一樣的火花。

 

廖光亮以這個概念設計多款食器型式,最引人注目的仍是餐盤上雕刻上的圖紋,可以看見廖光亮將原住民傳統圖騰與形象設計靈活運用於陶器上。

 

廖光亮指出,陶藝創作的材料來自於大地的土壤、而大地又孕育許多生命,生活其實與自然息息相關,而陶器經過歲月的洗練及使用的頻度,也會有所變化,變得很溫順、很沈穩的觸感,柴窯燒製的作品經由溫度、火痕、落灰交雜而成,亦視為大自然的祝福,完成每個都獨一無二、無法預估與重複的作品,希望藉由陶食器的創作,喚起人們重新思考與品嚐自然的味道。

 

擁有卑南族與排灣族血統的音樂家胡德夫,是廖光亮的老朋友。他應邀出席開幕典禮時介紹説,廖光亮早期在美濃、恆春、鶯歌等窯廠學習漢人的窯藝技法,後來到部落學習排灣傳統陶製法,熱衷從排灣文化看宇宙以及自然,燒出來的每件作品都得來不易。

 

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館長李吉崇表示,這項展覽深具特色,從即日起展到12月31日止,歡迎有興趣的民眾把握機會前往欣賞。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