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藝文

成功潮留生活特展 史前館攜小館找回地方記憶

2019-11-05 發佈 林睿鵬 臺東
史前館執行文化部MLA計畫,攜手成功鎮原住民文物館,策畫《海想聽,》成功潮留生活特展,深入各部落踏查,呈現所採集到的生活、文化,以及被遺忘的歷史與樣貌。

史前館執行文化部MLA計畫,攜手成功鎮原住民文物館,策畫《海想聽,》成功潮留生活特展,深入各部落踏查,呈現所採集到的生活、文化,以及被遺忘的歷史與樣貌。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執行文化部「博物館系統與在地知識網絡整合計畫(MLA)」,攜手成功鎮原住民文物館,策畫《海想聽,》成功潮留生活特展,策展團隊深入各部落踏查,呈現所採集到的生活、文化,以及被遺忘的歷史與樣貌。

 

《海想聽,》特展分為潮、留以及浪花之道3個展區,呈現包括成功當地阿美族人的潮間帶採集文化、被遺忘的麻荖漏抗日事件,以及部落耆老收藏的百年服飾,耆老記憶中現已被海水淹沒的道路,也可看見新創的pawpaw鼓文化如何鏈結當代與過往,帶領部落族人復振豐年祭年齡階層。

 

歷時半年策畫,深入各部落及工作坊田調、分析記錄,策展人之一的黃采裳,今年剛加入成功鎮原住民文物館團隊,本身就是當地阿美族人,她說,過去在外地求學,有幸能透此次策展,從頭到尾重新認識成功鎮及自身文化,她也感謝史前館的引導及陪伴,讓初次策展的團隊更有方向。

 

史前館執行MLA計畫,陸續在花蓮、臺東與屏東等地,透過工作坊與展覽,建構博物館與地方的路徑與網絡,繼去年與花蓮壽豐鄉原住民文物館合作「七腳川戰役110周年特展」引發熱議後,今年在與成功鎮原住民文物館攜手策展。

 

史前館展示教育組長林御翔表示,在大館攜手小館的概念下,史前館作為開放式平臺,分享博物館的技術、經驗,協助部落、文物館挖掘並轉譯在地文史,再經由展覽呈現,讓這些記憶和故事能夠被記錄、被累積,形塑地方特色;而史前館也經由合作瞭解更多在地故事,豐富研究與展示的能量。

 

《海想聽,》成功潮留生活特展展期至2020年3月31日止,邀請民眾走進成功鎮原住民文物館,感受屬於成功的潮流生活。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