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屆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總決賽今天(2日)上午在臺灣大學登場,今年共有385隊、近2310名師生進入決賽,更有來自印尼等9個國家的團隊來臺參賽,爭取高額獎金及廠商的青睞,競爭非常激烈。
連續三年出席決賽開幕的副總統陳建仁表示,這項競賽是全國最大的資通訊人才競賽平臺,每年吸引超過800個大專校院與高中職參加,101年起更邀請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等9個亞太經濟體參與,讓競賽推向國際,今年更將智慧製造、人工智慧、資安、智慧聯網、開放資料、雲端運算等列入主題,引導師生的研究為臺灣產業與政府政策找解決方法,非常值得肯定。
陳副總統也指出,Google、微軟等產業來來投資,是要到臺灣找資源,臺灣沒有太多天然資源,天然災害倒是不少,同學們的智慧就是臺灣的資源,透過競賽集結同學智慧幫企業與政府解決問題,這就是價值所在。
主辦單位之一、負責人才培育的教育部,由政務次長范巽綠出席。范巽綠次長表示,配合我國產業發展需求,教育部提出「精進資通訊數位人才培育策略」,從109年起開始十年計劃,每年要培養7500位資通訊跨域人才,到2030年可補上8.3萬的人力缺口;今年上路的12年國教新課綱,也增加科技領域,從中小學開始培養學生的資通訊、寫程式等能力,今年六月更展開AI人才培育計畫,在中小學發展AI課程,在在都要解決國產業發展的問題,范次長也向企業喊話,需要人才,就找教育部。
主辦單位之一的經濟部長沈榮津說,過去產學合作計畫做完就結束,但是這項競賽有超過7成5的作品獲得產業界肯定,更有競賽作品朝商品化及事業化邁進,競賽已促成超過1.2億元的資金挹注,非常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