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化部指導、臺東縣府文化處主辦的第2屆「綻放在臺灣東岸的鐵花-全備型音樂人才培訓課程」日前完訓,20位學員經過3個月76小時的音樂創作課,歷經6天完成作品Demo錄音作業,並舉辦成果展,演唱個人自創曲,透過音樂與民眾交流。
文化處長鍾青柏指出,今年度「綻放在臺灣東岸的鐵花」計畫,分成全備型音樂人才培訓課程及偏鄉部落展演2大主題。偏鄉部落展演部分,前往成功鎮阿美族重安部落、臺東市卑南族建和部落、金峰鄉排灣族正興部落、延平鄉布農族巴喜告等部落,上山下海,尋找位於臺東境內各部落的悠美歌聲。
他說,參加演出的團體或個人均來自在地部落人士,展演經驗或許不足,卻能呈現最道地、最符合臺東特色的節目;展演過程也透過網路直播,讓遠在他鄉的遊子能感受到部落的熱情,同時展現文化部大力推動的「文化平權」目標。
音樂人才培訓課程有近40人報名,共25人錄取,展開3個月課程。課程主持人、金曲獎得主的在地歌手吳昊恩表示,在嚴格的要求下,有20人完成課程訓練,而這次的首場展演內容,雖然只是單曲發表,並以學員自我展現為主,但是那份原創動力的堆疊與力道,仍讓人感動。
課程學員皆為臺東子弟,有人雖在外地唸書仍堅持每週往返,並將感情生活寫進歌曲;有些則以羞澀的筆,譜出自己暗戀同校生的心情;具有護士身分的學員則深刻描述照顧長者和死神的生命拔河過程,曲風多元。
鍾青柏處長表示,感謝知名音樂大師黃建為、陳建年、李欣芸、馬世芳、黃中岳等專程到臺東授課,指導東部喜愛音樂的學員,也期盼能夠延續這一份創作風潮,培育出更多出身臺東的金曲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