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世界安寧日主題為「緩和醫療:我的醫療,我作主」,台灣安寧照顧協會響應節日,今天(12)在臺北市立建成國中舉辦音樂會,邀請建成國中國樂團、音契青少年兒童合唱團、青青合唱團接連演出,並與醫院安寧病房視訊連線,透過美妙音樂及照顧分享,傳達對於生命真、善、美的感動。
世界安寧日於2005年正式由英國Help the Hospices組織促成,將「世界安寧日」訂在每年10月第二個周六,全球多國的安寧照顧機構在這天,同步舉辦不同類型活動,宣導安寧療護理念,並表達對末期病人的關懷。
台灣安寧照顧協會理事長蘇文浩表示,安寧照護在很多人的觀念裡還是比較灰暗一點,對於安寧照護的理念並不是這麼清楚,因此選在世界安寧日這天舉辦音樂會,透過比較輕鬆的方式深入社區宣傳。
衛福部醫事司司長石崇良表示,台灣預計在2026年老年人口將超過20%,如何在人生最後下舞台的時候,維持尊嚴、選擇自己最希望的方式,就是安寧療護最重要的意義。截至今年十月,大約有65萬民眾簽署「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抉擇意願書 」,並已註記在健保IC卡上,尤其是今年1到7月,就有超過7萬人簽署意願書,增加速度很快,表示越來越多民眾認同。
石崇良司長提醒還沒簽署的人,只要超過20歲、擁有自然人憑證,可以在衛服部的官網上的自主權利專區申請,整個程序只要三天就可以完成。
另外如果想了解更多預立醫療決定的資訊,可以撥打董安寧免付費諮詢專線,0800-220-927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