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深耕在地接軌國際教育 日南國中獲教學卓越獎

2019-09-30 發佈 蔡鳳婷 臺中
舒富男校長(中)與王偉忠主任(左)、洪愷琪老師表示國際教育擴展孩子的視野

舒富男校長(中)與王偉忠主任(左)、洪愷琪老師表示國際教育擴展孩子的視野

為了培養學生成為兼具鄉土情懷及國際素養的良好公民,臺中市立日南國中發展「轉動日南嚮國際」課程,透過學生對在地文化與產業的認同為起點,同時藉由與不同文化間的接觸了解全球議題,讓學生看見多元文化的價值與差異,進而從中覺察自己家鄉的特色與美好,獲得108年教育部教學卓越獎銀質獎的肯定。

 

團隊核心成員王偉忠主任說,在地本來就有很好的元素,學校只是透過資源的盤點,重新找回每個人跟社區的情感連結。因此,學校整合社區資源,規劃學生進行在地指標建物日南車站及當地信仰中心慈德宮的踏查以及彩繪等課程,同時透過接待外國學生的活動,讓學生將對家鄉的認識介紹給外國學生。

 

參與課程的學生林沛瑤表示自小在日南生長,對日南車站的認識僅止於知道它是一個古蹟,但經過老師的仔細介紹才發現原來它是這麼漂亮,只是一直沒有好好去認識它。日南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施德讓看到學校推動課程後對社區帶來的轉變直說,真的很棒,整個社區活絡起來,居民的向心力也都起來了。

 

學校也認為國際教育的推動,不應該侷限在少數家庭經濟狀況許可的學生身上。日南國中英文老師洪愷琪是方案課程的主要成員,她提到學生到國外姊妹校進行交流後,回國必須製作簡報向全校師生分享參訪心得。此外,也會安排姐妹學校回訪,讓外國學生入班和校內學生共學,提供無法出國參訪的學生接觸外國文化的機會。而每次的交流互動,在課程設計上也都經過兩國教師事前的多方溝通,選定與雙方學生相關的日常生活議題進行教案設計,從中培養學生願意主動關心自身與國際共同面對的問題。

 

就讀二年級的學生王靖淇提到,自己曾經到過韓國參訪也接待過韓國學生,是很不一樣的體驗。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韓國教育非常注重升學,她的韓國朋友放學後仍得在補習班唸書到很晚,而韓國人的用餐禮儀也讓她感到新鮮有趣。

 

校長舒富男表示,在偏鄉學校推動國際教育這條路並不好走,但因為學校團隊願意一同努力,一回頭才發現已經走了這麼遠。未來會努力將課程經驗分享給其他學校,培養更多具國際視野的素養公民。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