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在花蓮找到當老師的意義 徐美雲獲優良教師

2019-09-24 發佈 趙佳韻 花蓮
宜昌國中徐美雲老師

宜昌國中徐美雲老師

從臺北的補習班到花蓮縣立宜昌國中任教,至今已15年,徐美雲老師深刻感受到城鄉差距,比起教程度好的學生,她認為,能把原本程度不佳的學生教會、教好,才是身為一個老師的價值與意義。


從臺北到花蓮,從補習班到公立學校,徐美雲老師說,以前覺得教書很輕鬆,也覺得自己「很厲害」,教什麼,學生都聽得懂,還能進入臺北一流高中。直到來到花蓮才發現,不是自己厲害,而是以前面對的學生很厲害,學生本身程度好,不管什麼老師教,都很好。


徐美雲老師坦言,剛到花蓮任教,面對連英文字母都不會的學生,實在很挫折,但是當她努力找策略、改變教學方法後,學生不僅學會了,還對英文產生興趣、會自主學習,那種成就感,讓她感受到身為教師的價值與意義。


在花蓮這15年來,徐美雲老師認為,偏鄉的學生不是學不會,只是因為生活圈不大,沒有機會認識外面的世界有多大,只要有好的老師投入,給予學生適當的引導,他們也能學得很好。而以「如果老師的信念很正向,被他帶出來的孩子應該都是很積極正向的。如果老師視野夠廣,就會讓學生去觀察、帶他去想、去追求,孩子才會積極主動。」為教育理念,也讓她獲得花蓮縣108年特殊優良教師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