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政策

特色領域研究中心成果豐碩 成大研發醫療敷料造福病患

2019-09-04 發佈 曾鈺羢 臺北
科技部長陳良基(中)與青年學者對談

科技部長陳良基(中)與青年學者對談

科技部與教育部合作補助國內大學設立特色研究領域中心,18個中心在專利研發、培育人才及技轉上,已有初步成果,今天(4日)科技部特別舉辦研究中心成果交流,現場並進行產業媒合,科技部長陳良基更與年輕學者對談,探討人才培育策略。

 

科技部長陳良基表示,為了加強國家優勢領域或關鍵技術的研發,與教育部合作,在綠能科技、新材料與循環經濟、智慧製造、生技醫藥及新農業等產業上,補助18個研究中心,希望他們不僅在技術、研發上精進,更能培育青年人才,目標是希望重要產業的研究中心可以永續經營,也能讓優秀人才願意留在臺灣。

 

2016年高雄美濃大地震,臺南維冠大樓倒塌,許多傷患被送到成大醫院,但有大型傷口的病患,因為敷料不足,影響復原。成功大學在兩個部會的支持下,成立「國際傷口修復與再生中心」,成功利用原本要丟棄的臺灣鯛魚皮,萃取出海洋膠原蛋白,其能舒緩疼痛、抗發炎、修復受傷組織的特性,非常適合做為醫療用的敷料,在市場上相當有競爭力。成大國際傷口修復與再生中心行政業務及核心實驗室組長林錫慧表示,目前已經成立公司並且技轉,最快3年敷料就可問世,但前期將先從醫美、保養市場切入籌募永續經營經費,並且回饋學校產學基金。

 

科技部補助重點大學特色領域研究中心計畫,成果亮眼,107年已經培育1345人碩博士生、延攬相關研發人才310人,也在重要期刊發表論文392篇,甚至在國內外的專利申請、技術移轉上,也都有相當成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