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慈科大醫護臺語課程 診間不再鬧笑話

2019-08-14 發佈 趙佳韻 花蓮
慈科大醫護臺語課

慈科大醫護臺語課

考量花蓮長者較多慣用臺灣閩南語,慈濟科技大學特別開設「醫護臺語」選修課程,讓新世代的學生學習如何以臺灣閩南語和年長患者溝通,課程推出之後,大受歡迎,也讓學生在醫院實習時,減少因語言不通而鬧出笑話或誤會。


生活中常見因語言不通而鬧出的笑話,但在醫院裡,若因為語言不通,鬧出的可就不一定是笑話,嚴重還可能是人命。慈科大護理系講師蔡欣晏,長期觀察到年輕學生不會說臺灣閩南語,無法與年長患者溝通,不僅鬧出笑話、還經常產生誤會,因此,從2011年起,開設「醫護臺語」課程,成為學校的「秒殺課程」。


蔡老師說,醫護臺語和一般聊天不一樣,必須解釋許多醫護專有名詞,尤其關鍵字句如今天、昨天、前天,早上、晚上,左邊、右邊等關係到服藥時間、打針位置等指令,更是要精準到位、分毫不差,才能和病人與家屬溝通無礙,傳遞正確消息。


強調「醫病同語」,蔡欣晏老師還要求學生以臺灣閩南語自編、自導、自演,還原骨折術後照護、肺炎預防、家醫看診等過程,作為成績評分標準,既能驗收學生的學習成果,又能運用在日後的衛教宣導上,可以更妥適照顧年長病患。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