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藝文

窯火相傳 台灣陶藝雙年展源流特展回顧台灣陶藝發展

2019-08-06 發佈 張毓芹 臺北
「窯火相傳—臺灣陶藝雙年展源流」特展,回顧台灣陶藝30多年來的發展。

「窯火相傳—臺灣陶藝雙年展源流」特展,回顧台灣陶藝30多年來的發展。

國立歷史博物館與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三館攜手合作即日起推出「窯火相傳—臺灣陶藝雙年展源流」特展,精選1986年到2018年歷屆臺灣陶藝雙年展的評審與得獎作品,邀請民眾一同回顧台灣陶藝30多年來的發展。

 

1986年到1998年間,史博館連續舉辦了7屆「中華民國陶藝雙年展」,成為臺灣第一個專門以陶藝創作為主的競賽展;2004年起由陶博館接棒,並擴大向海外徵件,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至今已被列為全球四大陶藝國際競賽之一。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廖新田表示,台灣在戰後扮演非常重要的藝術現代化角色,陶藝更吸引許多國際人士前來台灣參展,為早期台灣陶藝發展增添現代元素,陶藝雙年展不只是競賽,除了引介國際視野到台灣,更讓台灣進入國際舞台,這次展出不單是欣賞一件藝術作品,更重要的是每個作品在不同年代間銜接出來台灣藝術窯火相傳的現代化意義。

 

開幕記者會上,第12屆「國家工藝成就獎」得主孫超大師也特別出席,展覽以歷屆評審與得獎作品呈現臺灣陶藝從1980年代到2000年後的風格演變,還有海外陶藝雙年展來自日本、瑞士,荷蘭、澳洲、加拿大、愛爾蘭等地的作品,展出即日起到9月22日在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設計分館展出。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