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部長潘文忠今天(5號) 親自到國家教育研究院三峽總院區,和老師們一起參與「108年教學基地學校各領域教師暑假共同備課研習」。他由衷稱讚教學基地學校從6所學校加入,經過7年的努力,到現在有51所學校加入,透過老師們共備課程的歷程,讓老師們重新去思考老師這角色,與不同領域的學習可以透過怎樣的歷程、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熱情!
一早就親自來到國家教育研究院三峽總院區、和各領域的老師們一起經歷共備課程的教育部部長潘文忠,笑說自己最喜歡稱呼自己的角色就是「潘老師」,他表示自己從102年開始,就來參與教學基地學校,觀察與了解各領域教師如何共同備課研習,像里約奧運那一年,他一下飛機,就立刻趕來了教學基地學校。
潘文忠說,他常思考,臺灣的教育為什麼讓孩子長越大,學習探索的熱情、好奇就減少,也很少遇到了困難、積極去找解決方法的學習歷程,甚至到了成人,常常就不再學習,但其實去看幼兒園的孩子,他們其實在有趣的活動中,就是在學習。
最近108課綱上路,強調學習中的核心素養、探究實作,他也因此參與了很多現場的老師研習。在教學基地學校5號一早的研習中,他觀察到,像是國中老師們熟悉的二元一次方程式,老師們平常可能教學已經非常熟悉,公式信手拈來,但他很高興看到老師們用生活情境去結合這個數學教學,因為背公式常常會澆熄學生學數學的興趣,教學基地學校讓老師們去經歷這樣的學習歷程、思考老師的角色、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102年共6所學校加入到現在的51所,他稱許這是非常不容易、卻非常重要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