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苗栗泰興國小民族教育課程 奠基文化走向國際

2019-07-30 發佈 柯信汶 彰化
泰興國小發展民族教育實驗有成

泰興國小發展民族教育實驗有成

 

苗栗縣泰興國小是栗縣第一所轉型民族教育實驗學校,學校民族課程採主題式教學,包含起源發展、生活與技能、社會組織與信仰、樂舞與藝術及環境生態與保育5大面向;泰興國小盧曉玲校長表示,要讓泰興學童們奠基文化,走向國際,終身學習。

 

苗栗縣泰興國小民族教育課程採取主題式教學,在起源發展方面規劃了「大霸尖山看世界與我的部落」,學童在畢業前都要爬上泰雅族聖山大霸尖山,在山頂上高唱古調給祖靈聽,透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童挑戰自我,也從自己家鄉視野整個世界。

生活與技能層面,盧曉玲校長說,包含了狩獵的智慧、工藝與建築、農耕經濟、小米的甦醒與飲食文化,透過DIY製作高腳屋及趕鳥器,實際參與才能夠體會到先人的智慧與奧妙。

社會組織與信仰層面,盧曉玲校長說明,課程涵蓋了生命的旅程、泰雅紋面、祭儀與信仰,耆老教導小朋友們莊嚴的祭儀;他強調,課程不只是小朋友在學習而已,連校長也在學習,盧曉玲校長印象深刻的是,像是生小孩,男方要到女方家裡感謝父母,感謝上天賜了一朵可愛的小花。

樂舞與藝術層面,主題課程包括了樂舞與藝術及口簧琴,盧曉玲校長說,泰興國小的學童從一年級就開始接觸口簧琴,包括口簧琴的製造過程與彈奏技巧。他也提到,學校曾經邀請家長們到學校參與義剪活動,學生們準備了舞蹈表演以及口簧琴吹奏,一名婆婆聽到孫子吹奏口簧琴感動到哭了出來,因為他不知道自己的孫子竟然會吹口簧琴。

環境生態與保育層面,則是帶孩子們到山上森林教室認識山上各式動植物。

 

泰興國小張富程主任表示,希望孩子們從活動課程中激發學習興趣,體驗自己的文化之美。校長盧曉玲也表示,泰興國小辦學秉持著信心、用心與感恩心「三心」,同時讓學生具備文化力、學習力及生活力等「三力」的基本素養能力,讓泰興學童們奠基文化,走向國際,終身學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