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天下雜誌「海洋臺灣夢」發表會結合新課綱 邁入海洋環境教育2.0

2019-06-22 發佈 王芓諭 臺北

臺灣四面環海,自古被讚嘆為「福爾摩沙」,這座美麗的島嶼,憑藉發達的海運、豐富的海洋資源,帶動臺灣的經濟,躋身亞洲四小龍之一。而當代的子民,也將重啟海洋之子的基因與潛能,再度喚醒世代傳承的海洋精神。

 

教育部朱楠賢主任秘書6月20日出席由天下雜誌辦理的「海洋臺灣夢」發表會,並表示自2001年我國政府首次公布《海洋白皮書》,宣示我國為海洋國家,在教育部2007年即訂定我國第一個以海洋為核心的《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2008年更進一步將「海洋教育」納入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在基礎教育階段就開始扎根海洋教育。而配合今年8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綱上路,教育部更已成立「海洋教育課程與教學發展規劃小組」,將更具體規劃把海洋教育落實在課程與教學,接軌國際、產業與人才培育。

 

朱楠賢主任秘書進一步表示,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的統籌協助下,各縣市也都已成立海洋教育資源中心,因應區域資源來發展海洋教育特色,並落實在課程與教學。例如澎湖縣的學生則到當地石滬數量最多的卲貝嶼,深入了解石滬的捕魚原理,並且賞析石滬美學。全國的孩子都在透過海洋教育串聯過去與現在,擁抱世界與未來。

 

而因應國際趨勢與我國國情,教育部也在2017年公布了最新版的《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期待進一步落實海洋教育、提升全民海洋素養,並且強化海洋專業人才知能,幫助臺灣的海洋人才接軌產業、連結世界。去年臺灣海洋教育中心首次進行「中小學學生海洋素養調查」,發現我國學生在「海洋資源與永續」領域有不錯的表現,可見教育部持續推動海洋教育確實產生了扎根深化的成效,未來教育部也將會定期了解學生海洋素養,讓教育第一線同仁能夠更有所本地推動海洋教育。

 

教育要讓臺灣新生的海洋之子更了解海洋(知海)、貼近海洋(愛海)、擁抱海洋(親海),面向海洋,以世界為舞臺。因此,臺灣的海洋教育,是持續進行的人才培育工程,今年教育部將首度辦理「海洋教育推手獎」,擴大表揚努力推動海洋教育的團體、個人、地方政府及課程教學團隊,藉由大家的肯定與推薦,引發更多人共鳴共同推動海洋教育,喚醒潛藏在我們心中的海洋精神,讓「海洋之子」從小啟動海洋教育,透過海洋連結世界,再創臺灣躍起的力量。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