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西富國小走進可食地景 響應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2019-05-24 發佈 趙佳韻 花蓮
學生學習紅菜對身體的好處

學生學習紅菜對身體的好處

花蓮縣西富國小與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合作,走進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可食地景區,在食農教育推廣教師引導下,認識生物多樣性,以實際行動響應2019年國際生物多樣性主題「我們的生物多樣性,我們的糧食,我們的健康」。(實習記者 張瑛娗 花蓮/採訪報導)


西富國小師生走進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可食地景區,小朋友親手田園採摘、彩繪寫生與烹煮食用活動,參與產地到餐桌的體驗,讓靜態校園宣導透過平森場域傳達生活飲食連結具體作為與概念,期待能逐步實踐「人與自然和諧共處」願景。


花蓮林管處表示,農田不僅是生產農作的地方,也和野生動植物的生存息息相關,具生物多樣性內涵,為能尊重自然與人類健康的生態保育觀念,傳達生活飲食與生物多樣性連結性,建立友善環境之認識及實際行動。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多樣生態環境讓動物棲地連結,園區是串接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的陸域及水域生態廊道,近一年來發現麝香貓、食蟹獴、環頸雉、黃喉貂甚至臺灣野山羊在此活動及運用,為了能夠發揮友善環境及農業生物多樣性典範作法,在春節過後,林管處與周邊9個社區在園區內共同營造可食地景,以友善環境耕作,兼顧保護自然環境,讓空間具有生產食物、景觀營造、安心食材取得、食農教育、社群交流,並提供動物庇護及覓食等功能,歡迎民眾向林管處申請食農體驗活動。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