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一名67歲林姓婦人1年多前右手上臂突疼痛不適,之後痠麻感一路延伸到手掌,手掌感覺像「被熱水燙到」,唯一的緩解方式是像自由女神般手舉高,讓她常遭人異樣眼光。經光田綜合醫院骨科醫師嚴可倫透過內視鏡微創手術摘除突出病灶,隔日痛感果真完全消失,林婦露出久違的笑容說,自己終於可以把手放下來,恢復正常生活了。
嚴可倫醫師指出,林阿姨因頸部舊傷又長時間低頭做家務,導致第6、7節椎間盤因長久承受壓力而破裂突出,壓迫神經,導致手臂無力、痠痛麻木以及手心的燙傷錯覺。由於她的鄰居曾有在他院動脊椎手術的負面經驗,以致影響林阿姨遲遲不肯就醫,剛好她的兒子是物理治療相關背景,家裡又有專業復健器材,一般人忍不了的疼痛,林阿姨得以忍耐1年3個月,痛到極限才到醫院。
嚴可倫醫師解釋,傳統頸椎手術必須劃開5-6公分的傷口,器械從喉嚨附近進入,小心避開大血管與食道,切除椎間盤,並植入墊片與鋼釘固定;現在利用內視鏡,透過一個不到1公分的入口,就能將突出的椎間盤摘取切除。
而且內視鏡有放大與高解析的優點,可以把神經看得清清楚楚,所以能妥善保護好神經,再把造成疼痛的病灶拿掉,對神經、大血管、食道產生的傷害與併發症風險大幅降低,也因為對骨骼肌肉的破壞極少,術後幾乎感覺不到傷口痛,隔天就可以出院,頸部活動度也不受影響。
嚴可倫醫師表示,隨著3C產品普及,低頭族為頸椎相關病症的高危險群,臨床門診患者也越來越年輕化,建議民眾要隨時提醒自己「看前方、不駝背、收下巴」的9字訣,減少過度低頭與脖子前傾才不會對頸椎造成傷害。如果出現肩頸痛或手臂麻痛,就要當心自己的頸椎健康已經亮黃燈,矯正姿勢後如果依然疼痛,就不應該馬虎,盡早尋求醫師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