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政策

108課綱符應未來所需人才 歡迎收看最新出刊《教育部電子報》

2019-04-12 發佈 林宜箴 臺北
教育部部長潘文忠主持4/10教育部部務會報

教育部部長潘文忠主持4/10教育部部務會報

4月10號適逢410教改25周年,教育部部長潘文忠在10號的部務會報中表示, 410教改當年集結許多民間社團、家長、老師、學者專家共同為臺灣的教育發展發聲,其中重要的理念就是希望臺灣整體教育可更朝向讓學生成為學習主體,及有更多元教育選擇的機會,而108課綱正是朝此方向發展的課綱。更多詳細內容,歡迎收看最新出刊的教育部電子報。

 

教育部部長潘文忠表示,25年前各界關心臺灣教育發展,希望朝向學生主體學習方向,對政府提供各項建議,這些年來也確實看到教育上的發展和進步。但因為少子女化,近年有相當多的青年有機會進到大學接受教育,也因為普及的狀況下,年輕學子進入大學後,發現跟自己的志趣未相符合,有25%學生發現不喜歡自己選擇的科系,也因此教育部為了協助學生,特修正《學位授予法》,讓學生有更多跨域學習的機會;且為扶助弱勢學生,教育部在「高教深耕計畫」,也有很多經濟扶助措施,讓經濟困難學生更放心學習,也讓各大學發展出自己特色。

 

對於8月將上路的108課綱,潘文忠表示,是我國少見符應未來、如此有系統性的修改,而需要出版教科書的課綱,以往都放在主流的大多數學生身上,但這次108課綱對於少數族群的學生,像是3萬6千多人的高中進修部學生、實用技能學程學生3萬人、4萬人的體育班學生、800多人的科學班學生、建教合作班1萬8千多人都照顧到,建構起適應他們學習發展的課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