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健康

小傷口莫輕忽  老人足部異常提早就醫

2019-03-22 發佈 趙佳韻 花蓮
長輩足部健康須注意

長輩足部健康須注意

70歲患有糖尿病與腎臟病的吳姓阿嬤,不久前右腳背出現綠豆般大小的傷口,家屬自行購買藥膏塗抹後,不僅傷口沒有復原,反而因嚴重感染導致內部組織壞死,歷經十次手術才保住右腳掌。門諾醫院提醒,老年人的足部保養很重要,尤其是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洗腎或是末梢循環不良者,都應養成每天檢查足部的習慣,避免因症狀惡化而面臨失能的危機。


門諾醫院護理之家督導江筱蕙表示,根據臨床經驗與觀察,超過八成以上的老人有趾甲增厚、老繭、雞眼、甲溝炎、水泡甚至是趾甲變形等足部問題,很多長輩因為沒有及時處理,甚至長期忽視而導致症狀惡化。


江筱蕙說,家有長輩,就應養成每天檢查足部的習慣,確認是否有傷口、水泡,並觀察皮膚的顏色與溫度是否有特殊變化,而針對末梢神經循環差的長者,更要檢查足底並確認觸覺,才能及早發現與治療。


門諾壽豐護理之家提醒,若長者足部沒有任何傷口,建議一個星期泡腳1至2次,每次約15分鐘且水溫保持在41度左右,不要過熱,藉此促進血液循環,泡腳完一定要將腳擦乾,尤其趾縫要保持乾燥,塗抹乳液時,避開趾縫,避免趾縫潮濕罹患香港腳。腳底如出現厚腳皮、老繭,可待泡腳腳皮軟化後,利用洗澡巾輕輕磨平,千萬不要自行修剪腳皮,避免剪破受傷。


此外,修剪指甲時,應從指甲中間開始剪,以圓弧形狀為主,避免將指甲修得太平,以防指甲長後容易刺進肉裡,造成嵌甲進而引起細菌感染。而鞋子的選擇上應避免鞋底太扁、太薄,應選擇有一點厚度的鞋底、寬楦頭且具止滑功能,以達到保護雙足的效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