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創新混齡教學 三和走讀學堂實驗小學創造群體學習環境

2019-01-22 發佈 林睿鵬 臺東
創新混齡教學 三和走讀學堂實驗小學創造群體學習環境

創新混齡教學 三和走讀學堂實驗小學創造群體學習環境

受少子化的影響,臺東縣三和國小近年班級人數不斷下降,對文化刺激及學習品質造成影響,自106學年度起辦理創新混齡實驗教育,轉型為三和走讀學堂實驗小學,期藉由混齡教學促進同儕互動,也將課堂帶到教室外,創造群體學習環境。

 

「全校39個學生,每個年級56人,比來比去就這些人。」老師陳君涵說,班級學生人數少,彼此之間能激盪出的可能性就少,經由混齡教學,教師們在共同備課與協同教學的正向互動模式下,發展差異化教學,引導不同年齡層的孩童在課程中增進學習刺激。

 

在混齡教學的模式下,該校結合戶外探索與資訊科技,讓教學不再受限教室及教科書,陳君涵說,「走讀學堂」除了融合各領域設計戶外探索課程,讓知識與生活產生連結,也結合行動學習,例如她將學習單設計在平板電腦中,讓學生「邊走邊紀錄」,或拍攝影片、照片,製作動態成果,在操作過程中內化所學。

 

此外,該校也添購程式設計、攝影等相關設備、益智桌遊及各類書籍,打造「STREAM航海王智慧教室」,激發學生創新與運算思維,並記錄、分享學習歷程,培養創造、協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陳君涵認為,「社會本身就是一個大混齡,各領域的知識學習也不應該被分開」,從國小開始將這些基本能力培養起來,建立基模,未來無論升學或出社會都能受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