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與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舉辦肺阻塞衛教記者會,呼籲民眾重視肺阻塞、不輕忽小症狀,多數患者一開始可能沒有警覺,認為只是感冒而延誤就醫,直到發作時出現呼吸困難症狀,就像只用一根細吸管呼吸,早已錯過黃金治療期。
肺阻塞是不可逆的慢性呼吸道發炎疾病,擁有高盛行率、高共病率、高死亡率等指標, 危險因子包含煙癮者、長期暴露空汙的民眾,都是高風險群,常見症狀包含咳、痰、悶、喘,出現類似症狀持續超過 2 星期以上,應盡快就醫檢查。
亞東紀念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醫師鄭世隆表示,肺阻塞要藉由肺功能檢測來確診,雖然是不可逆的肺部疾病,但是能儘早就醫,相對能夠穩定病情。預防的方法包含戒菸、避免二手菸,如果遇到PM2.5濃度高時,也要避免外出,必須外需也要配戴口罩來減少空汙的接觸。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推出「1分鐘358」的登階測試,教導民眾自我檢測肺功能是否出了問題,鄭世隆醫師指出,「1分鐘358」測試可以在家中樓梯當場執行,一分鐘爬不到三十階樓梯,就是肺阻塞的高危險群,爬不到五十階樓梯是中度危險群,爬不到八十階代表低度危險群,呼籲民眾爬不到30階的民眾,儘早就醫確診,妥善治療並遵循醫囑,相信疾病會有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