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冠(palakuwan)是卑南族部落最核心的傳統建築,臺東縣卑南鄉下賓朗部落巴拉冠的土地,過程歷史演變過程當中,土地所有權遭登記在漢人名下,經立委陳瑩多次於立法院質詢要求與協調後,行政院於10月16日核定同意以專案方式將土地價購取回。
立委陳瑩表示,這是原住民族當中,歷史不正義的典型案例,應該盡快讓《原住民族歷史正義及權利回復條例草案》三讀通過之外,原民會與內政部應該合力清查全國所有部落土地類似情形。
她指出,檢視下賓朗部落巴拉冠土地的產權登記過程,第一次登記是在日據時期(大正10年、公元1921年),土地所有權遭登記在アニウ名下,後來經過二次繼承後,國民政府來臺,土地經過買賣流到漢人手裡,地上物是部落核心建築,土地卻是登記在外人名下,所有權人在去年底,傳出準備將土地拋售的消息,部落族人自此開始擔憂與不安。
獲知消息後,今年2月邀集相關部會至部落協調,並決議要求政府機關應協助部落取回土地,用「最簡單、最快速」的方式處理,由政府協助價購取回。今年3月總質詢時,陳瑩要求行政院長賴清德應以價購方式,補助經費協助部落取回土地,獲得同意與支持,在10月16日核定,同意以專案補助方式,協助部落價購取回土地。
陳瑩表示,檢視原住民土地被掠奪的歷史過程,發現有太多土地在不正義的情形下流失,歷史需要釐清,但是問題應該要立即處理。下賓朗部落巴拉冠土地的問題,獲得行政院快速的妥善處理,同時希望日後原住民族的相關問題,各機關都應該同樣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