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參加2018年第12屆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今天(16號)自泰國傳回捷報;本屆38個國家參與中,我國學生在139名參賽學生中,榮獲2金、1銀、1銅及3項特別獎,國際排名第3名,成績優異!其中建中學生鍾承成表現最佳,榮獲金牌,個人排名第8名!
我國代表團團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米泓生接受越洋電話採訪時表示,今年題目70%是選擇題、30%是操作題,這次的題目偏難,許多是題目中沒提到,但需要學生自己去想到的。對於之前幾年,我國參賽都獲得國際排名第一,去年排名第二、今年第三(今年第一名為美國,第二名為日本),米泓生表示,部分原因除了題目偏難,很多題目不只大一程度,有些都已經是大三、大四才會學到的東西;另外,3、4年前歐美國家倡議學生應該多邏輯推理的能力、而非偏重教科書知識型的測驗,這種題型普遍來說對許多國家都不太容易,有了這次經驗,未來也會成為我國加強訓練學生的方向。
而在特別獎項部分,建中學生任瑨洋所屬小組,獲得地球科學專題第2分組第一名、臺中一中學生劉承瀚所屬小組,獲得地球科學專題第2分組第三名、臺中市私立衛道高中學生蔡承軒所屬小組,獲得國際團隊野外考察第1分組第三名,收穫豐碩!
我國代表選手於國內選拔過程分為校內初選、全國初選、選拔研習營及輔導研習營4階段,今年全國初賽共493名學生參加,經過複賽、選拔營及決賽等過程,選出4名學生代表我國參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