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百名新住民 在教育電臺的幸福中臺灣鄉親相愛在一起

2018-08-11 發佈 劉文珍 臺中
百名新住民 在教育電臺的幸福中臺灣鄉親相愛在一起1

百名新住民 在教育電臺的幸福中臺灣鄉親相愛在一起1

 

來自越南,來自泰國,來自印尼,他們齊聚幸福中臺灣,鄉親相愛在一起;百餘位中臺灣的新住民帶著家人到臺中東協廣場,有異國美食、特色舞蹈,分享自己的文化,歡樂的度過美麗的假日午后。

 

不同的語言,不同的文化,來自越南、泰國、印尼和上海的臺灣新住民11日在臺中市東協廣場參加教育電臺所舉辦的「幸福中臺灣」、「鄉親相愛在一起」節目的聽友會,和主持人麥玉珍、常罡以及璐琳和郃丹來場文化的約會。

新住民朋友帶來特色菜餚,阮垂莊的越氏牛腩,謝麗娜的印尼薑黃飯,貝寶新的印尼雞肉飯,洪鳳娟的泰式涼拌木瓜,阮氏水雪的越式魷魚咖哩,異國美食讓東協廣揚四處飄香。

其中阮氏水雪的越式魷魚咖哩做工精緻,釀入調味肉末和鮮蝦的小卷,再抹上澄黃薑黃,和苦瓜擺盤成香蕉,加上水煮蛋和紅蘿蔔做成的可愛小鳥,讓人不忍動手。說是一道泰國木瓜,來自斗六的洪鳳娟細心放進臭魚、魚露,花生以及香菜等,邊搗邊嚐,怕太酸,怕太甜,仔細調理。陳妍蓁椰子糖和香蘭葉打汁製作的綠色麻糬,適合親子動手作。

蒲公英舞團帶來的敲邊鼓,遇見幸福舞蹈團帶來印尼的西爪哇傳統舞蹈以及騎馬舞,細膩的動作,用心裝扮,搭配特色音樂,不同國家的新住民分享並接受不同的文化。由新住民姐妹組成的陽光民族舞團帶來少數民族舞蹈「青花瓷」和「新疆舞」。

印尼新住民陳妍蓁特別幸福,爸爸媽媽遠從印尼來台,祖孫三代一同參與,小女兒介紹著媽媽印尼的服裝,一旁來自印尼的爺爺奶奶看著孩子的成長,不會說國語,但是可以從他們笑容中看見,他們的喜悅。

來自泰國的洪鳳娟在臺灣住了22年,很少離開斗六,沒有適應問題,第一次來到台中的東協廣揚覺得好好玩,可以認識好多不同國家的朋友以及不同的異國料理。越南陳靖云來臺灣13年,帶著女兒一定來參加,母女倆穿著越南傳統服飾好亮眼;陳靖云說,初來臺灣最不習慣冷洌的冬天;因為料理方式不同,肉類有腥味,所以對食物也不習慣。喜歡今天的活動,看到好多多采多姿、色彩豐富的菜色。

姐姐妹妹和父母、和先生、和孩子,一同欣賞彼此的美食與文化,相互關心,很國際的一場相見歡。好多新住民,熱鬧的鄉親相愛在一起,在中臺灣好幸福。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