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推動「活化教學-分組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踐方案」6年,不僅帶動了教室教學的改變,也活化了課堂上教師的教學,促使學生的學習更為主動與積極。績優學校的臺北市松山區民族國小與臺中市日南國中的師生,分享他們「分組合作學習」的心得,令人讚賞!
臺北市松山區民族國小老師張雅文說,民族國小的國語、數學、自然領域以分組合作學習實踐差異化教學,強調因材施教,將學生的差異性融入課程設計,教師依學生不同的學習風格與需求,提供多元的學習方式與不同的鷹架,降低學習雙峰現象。學生李翊愷、陳暐淇分享,老師上課用「分組合作學習」,讓害羞的同學也變大方,大家對上課也更期待。
臺中市日南國中雖地處偏鄉,學校致力推動「分組合作學習」的實踐,不僅使學生學會對自己學習負責,提升學習成績,學生徐子堯說,一開始分組合作學習時,大家都想把任務交給功課最好的同學來做,後來發現這樣無法成功,透過分派任務,每個人開始認識到自己在團體中的潛力和定位。學生李晨琳更說,透過「分組合作學習」,同學們更加體認到「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的意義。教務主任王偉忠也表示,積極推動資源整合與推動「分組合作學習」的國小進行跨校策略聯盟,讓「分組合作學習」的學習方法與氛圍,可從小學延續到國中,達到校際間的互動、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