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推動6年 國教署長邱乾國讚「分組合作學習」是教室最美風景

2018-07-18 發佈 林宜箴 臺北
臺中市日南國中學生李晨琳分享"分組合作學習"感想, 略顯羞澀, 國教署署長邱乾國專心聆聽

臺中市日南國中學生李晨琳分享"分組合作學習"感想, 略顯羞澀, 國教署署長邱乾國專心聆聽

推動6年的「活化教學-分組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踐方案」計畫,回歸到「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舉辦「分組合作學習」成果分享,學生與老師真誠的分享,讓國教署署長邱乾國感動地表示,「分組合作學習」的魅力,讓學生下課還捨不得離開、自主留下來討論,成為最美的教室風景。

教育部推動迄今已6年的「活化教學-分組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踐方案」,推動以「學習者中心」的教學,不僅有助於推動十二年國教強調的核心素養導向課程、教學與評量,更結合顧及不同學習風格與需求的差異化教學,以及強調動手做與高層次思考的專題導向學習,且讓許多持續參與本計畫的教師不斷積累、變化,發展出適用於各領域的有效合作學習策略。獲得本年度績優深耕學校的臺中市立日南國中老師許友齡分享,學校位於偏鄉,學生可說是鄉下的孩子,樸實且配合,但學習時眼睛沒有光,她記得剛開始推動「分組合作學習」時,像是要介紹詩人余光中的詩,以往老師可能會準備很多圖片,但「分組合作學習」讓老師把準備教材的機會讓給學生,透過學生分組合作,刺激了學生聽說讀寫與呈現的能力,成果更加立體豐碩,更具體展現了「互助、共好」,因為績優獲得到美國參訪的機會,更讓老師們學習到如何抓住「分組合作學習」的重點,讓孩子更有學習氣氛的環境,讓偏鄉的孩子不會因為位處偏鄉,而有被世界忘記、淘汰的感覺,學生因為「分組合作學習」,下課了甚至還捨不得中斷討論。

真摯的分享,也讓國教署署長邱乾國動容,分享提到以往的教育,偏向「競爭型學習」,而「分組合作學習」則讓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情境做連結,互助合作,達到更高層次的思考,讓學生發現自己在團體中可扮演的角色與付出,是更有意義、有價值的學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