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已經穩坐國人十大死因之首的寶座36年,肺癌更是癌症中名列前茅的致命殺手。胸腔重症醫師蘇一峰說,肺癌的發生與空汙相當有關,面對空汙選用一般口罩是沒有用的,且一定要提升自身免疫力才能有效抵擋空汙危害。
胸腔重症醫師蘇一峰指出,一般市售口罩能抵擋PM2.5的能力不到10%,選用外科醫師口罩也只能擋住30%到50%的PM2.5,只有N95口罩能達到九成的防護力,但現實中很難長期配戴N95口罩。
蘇一峰醫師也解釋,空汙懸浮微粒由大至小可分為PM50、PM10、PM2.5。懸浮微粒進入鼻腔後,鼻腔裡的黏膜細胞,會阻擋PM50前進,累積在鼻腔生成鼻涕、鼻屎;PM10則是可以進入咽喉,但咽喉也有黏膜細胞還能阻止PM10繼續前進,所以維持身體黏膜的健康相當重要。
蘇一峰醫師進一步說明,體積最小的PM2.5可以輕易突破鼻腔與咽喉黏膜細胞的阻隔,深入肺部與肺泡,並可能進入血液循環系統,此時巨噬細胞雖能發揮免疫反應吞噬入侵物,但PM2.5是無機物,巨噬細胞無法將其消滅,反而造成免疫系統被破壞,這時候就需要透過免疫力調節,維持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教授謝明哲博士表示,身體黏膜細胞的防禦屬於物理防禦,是身體的第一道保護線;而以巨噬細胞來主動打擊懸浮微粒的是屬於免疫反應,屬於身體的第二道防線。強化物理防禦需要有足夠的維生素A、維生素C,維持皮膚、黏膜的健康,使細胞排列緊密,能防禦體積較大的空汙懸浮微粒:PM50、PM10。增強免疫系統的調節能力則需要有足夠的維生素B、維生素D、維生素E、鋅、鐵能協助降低或是減少PM2.5所造成的免疫細胞破壞或是發炎反應,並維持免疫系統正常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