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眾環團支持環保署政策 塑膠吸管禁用不能等!

2018-06-21 發佈 孫唯容 臺北
眾環團支持環保署政策 塑膠吸管禁用不能等!

眾環團支持環保署政策 塑膠吸管禁用不能等!

對面塑膠吸管禁用政策的正反兩議,環團今(21)日舉辦記者會支持政策,從2013到2017年台灣淨灘結果顯示,塑膠袋、塑膠吸管、免洗餐具和外帶飲料杯的數量總是高局上位,佔總體的33.8%。因此,民間團體和環保署協作「海洋廢棄物治理行動方案」並針對此四類塑膠製品提出減量的排程,期待在2030年達成全面禁用。

 

環團代表孫偉孜說,一次用塑膠製品一直以來都是海洋廢棄物的大宗,臺灣廢棄物處理系統還有許多有缺失之處,而許多民眾一直誤以為「回收」就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孫偉孜解釋,單看台灣環境地狹人稠,以掩埋處理方式而言,近幾年來掩埋場的掩埋容量即將用罄、以焚燒方式處理,許多焚化爐老舊,而且有些塑膠材質像是3號PPC就無法焚化,會產生戴奧辛,甚至其他的可焚燒的塑膠最終也會產生空氣污染的問題。最重要的是,回收其實是「降級回收」,譬如飲料保特瓶是食品級塑膠,一但你拿去會收後就不再是食品級,只能再製成低價塑膠來利用,所以這些都不能成為永續的做法,從源頭減量才能真正做到環境保護。

 

其實減塑政策並非只有台灣在執行,各國的運動賽事與企業也都各自響應減塑,像是上週,英國麥當勞宣布全面淘汰塑膠吸管,而就在昨天,新加坡肯德雞就明定了顧客內用,一律禁用塑膠吸管和塑膠蓋。Ikea宜家家居也宣示在2020年停售吸管、餐盤、垃圾袋等一次性用品。臺灣麥當勞公關部楊淑婷也表示,臺灣麥當勞持續致力減少塑膠製品用量,配合政府政策方向,目前正在研議免用塑膠吸管相關配套方案。

 

由多個團體共同發起的「支持 2030全面禁用一次用塑膠吸管、飲料杯、購物袋、免洗餐具政策」連署活動,從3月開始至今已累積了一萬多的民眾、50多個團體的連署支持,顯然環保署的禁限用政策受到許多臺灣民眾的支持,因此在場團體對環保署呼籲對於相關期程不能讓步也不能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