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青少年平均上網超過3小時 呼籲家長關心孩子的網路活動

2018-05-22 發佈 孫唯容 臺北
青少年平均上網超過3小時,呼籲家長關心孩子的網路活動。

青少年平均上網超過3小時,呼籲家長關心孩子的網路活動。

網路世界令人沈迷,在網路消費、交友、社群層面都能看到手機上網給予的便利與隱憂,這項便利給予成長中的青少年汲取資訊,也同時曝露危險之中。根據金車文教基金會調查,九成的青少年手機能夠上網,其中六成的青少年使用手機主要的功能是「閒聊」,並且近四成的青少年每天使用手機上網超過3小時,顯示智慧型手機嚴然青少年生活的必需品。

 

根據本次調查近一步分析發現,六成的青少年使用手機閒聊,對比2015年的47%以及2017年的59.7%,數據逐年穩定上升。最常使用的功能分別是社群軟體67.6%、看影音64.8%以及聽音樂61.3%。

 

在上網時間中有四成青少年上網超過3個小時,分析發現有31%的學生擁有上網吃到飽的功能,卻只有25.5%的學生家長向孩子反應過上網時間過長,44.5%的家長對孩子上網管控採取開放態度。

 

金車文教基金會總幹事曾清芸也指出,調查顯示青少年在臉書社群中平均擁有270位好友,但實際認識的只有170位,等於其中有四成是不認識的網友,潛在被欺騙,或是交友不慎等問題,呼籲家長要了解孩子的上網需求以及情況。

 

台北張老師心理諮商中心總幹事涂喜敏表示,只要父母發現孩子出現手機不在身邊就有焦慮情況、沒有網路時情緒會失控,且沒有辦法克制自己不去上網時,就有很大的機會是網路成癮的前兆。

 

涂喜敏也強調對於孩子上網「該管」,特別是國小國中階段的青少年,呼籲家長對於孩子的網路活動要關心,透過溝通來了解孩子在上網時都在做些什麼,不要批評以及禁止他們去做,一再地去了解為何他需要長時間使用手機的原因,也給予必要的限制。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