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可以點燃聖火,杯中的水突然不見了,手機可以穿透汽球;科學就是那麼有趣。由教育電臺、朝陽科技大學、雲林縣教育處合作、K博士和秋刀魚共同主持的青少年科普節目「crazy實驗室」,要用「crazy」 帶出科學探索的熱情與溫度,告訴大家,科學好好玩。
一般人對科學的刻板印象,多是好難懂,好難學;對於自然科學充滿熱情的陽明國中蔡名峯老師和陽明國中學生團隊帶來「石頭點燃聖火」、「消失的杯中水」以及「手機穿透汽球」等科學魔法,發現科學在生活中可說是無處不在,而且,很有趣。
由教育電臺、朝陽科技大學以及雲林縣教育處聯手製播的青少年科普節目「crazy實驗室」正式開播,邀請參加全國科展的團隊,到節目中分享科普新知,以及學習過程的心情故事。
科學很重要。crazy實驗室節目主持人「K博士」、朝陽科技大學應用化學系副教授錢偉鈞表示,「crazy實驗室」將青少年生活面、求學面及時事面所容易接觸的科學議題,透過節目製播傳遞最新科普新知、校園小小科學家及生活中的趣味科學等,讓青少年輕鬆聆聽及感受科普的影響力,將科普融入生活態度之中,達到人人都是科學人的目標。
科學是有溫度。在「crazy實驗室」「實驗室悄悄話」單元中,錢偉鈞博士感受到無數的「溫度」。錢偉鈞博士表示,科學的成果、經驗或是成就,是許許多多的人投入生命、投入熱誠與堅持,不計成敗的成果,是科學家生命成長中重要部分,更重要的是,也解決人類問題,同時用科學家科學探索的成果,服務一代又一代的人,而人類文明正是一次次科學突破所累積起來。他最期待的,就是透過「crazy實驗室」用「crazy」 帶出科學探索的熱情與溫度。
「秋刀魚」,二崙國中三年級的邱珮瑜說,初初和「K博士」搭檔,有種「陌生的擔心」,決心放手一搏時,發現每次錄節目可以認識來自全國各地的科學菁英,一種「腦波相近」的熟悉,立馬可以開心訪談。「秋刀魚」說,可以在短時間內了解科展實驗研究的精華,讓她收獲很多。不過,問起科學難不難?國三的「秋刀魚」說,如果有心,願意投入,科展是可以做到。
朝陽科技大學鄭道明校長表示,朝陽科大身為社會一份子,肩負著將知識擴展出去責任,知識如果不能實踐於社會民生上,就沒有意義;透過「crazy實驗室」的合作,由過錢偉鈞教授與未來主人翁合作,透過節目推廣,讓更多人了解科學的用處。大學教授能把專業研究帶進廣播節目,讓實驗變得活潑有趣,吸引更多學童汲取科學新知,不但象徵傳播媒體與高等教育的合作更加多元,更是實踐社會責任的最佳代表。
雲林縣教育處長梁恩嘉說,邱珮瑜同學是57屆科展推出的「電臺小主播」活動中脫穎而出的小主播;她和朝陽科大的錢博士合作主持「crazy實驗室」,節目分享的不是科展結果,而是學生團隊學習的心路歷程、科學的奧妙和探索科學的能力,活潑又有趣,可以激發孩子學習的願意,讓更多人願意加入科學行列,提升中小學生科普能力。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臺長謝忠武表示,「crazy實驗室」的開播,象徵三大創舉與特色。其一,節目結合大學專業教授、青少年同學,整合成為一個全新節目,首開廣播界的特例。
其二,「crazy實驗室」節目主持人秋刀魚、K博士都是廣播素人,K博士無私提供專業,青少年秋刀魚活潑融入,深化並活化節目內容,是節目特色之二。
其三,謝忠武臺長說,「crazy實驗室」要帶給聽眾的是科學不難,而且與生活息息相關;在節目中,不強調高深科學原理,而希望將長期第一線投入科普教育的師生們探索與努力過程,透過廣播傳遞。
最後,謝忠武臺長要強調的是,科學節目不好做,特別是具有深度和廣度,「crazy實驗室」節目告訴大家科學真的不難,像是陽明國中蔡名峰老師的科學魔法,杯中的水好端端的怎麼會消失?小從錢幣,大到手機,怎麼穿透汽球,變成手機包膜,白開水成了可樂,收聽教育電「crazy實驗室」,就可以知道答案,也了解科學的趣味。
以『量』麗世界~探討自製可彎曲硫化銀量子點敏化太陽電池製備條件之研究拿下科展國中組化學科首獎的苗栗頭份國中指導老師李桂雲主任說,參與科展,或是從事科學研究的過程真的蠻辛苦;以頭份國中獲獎作品來自,為著目標而努力多年,她發現,很多事不是達不到,而是需要花時間努力就會有成果。
對科學教育而言,李桂雲主任說,受益最多的是老師的成長與學生的學習,步入科展研究才會感受,很多老師不願意參與或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特別是偏鄉學校資源不如六都學校。
「crazy實驗室」,由主持人「K博士」和「秋刀魚」邀請到參與全國科展優秀團隊,分享探索科學、研究發明的熱情;「實驗室悄悄話」,則是團隊在參與科展過程中的酸甜苦辣,讓科學不只是科學,還有暖暖的心情故事。每週六14:05-15:00於國立教育廣播電臺彰化分臺調頻網播出,每週二16:05-17:00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