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臺東縣農會在東遊季建置花東紅藜包裝處理中心

2018-03-10 發佈 陳麗如 臺東
臺東縣農會在東遊季建置花東紅藜包裝處理中心

臺東縣農會在東遊季建置花東紅藜包裝處理中心

臺灣紅藜是臺灣特有原生作物,因其豐富的營養價值,被譽為「超級穀物」,其中,以臺東地區為全國最大的種植生產區,面積預計在今年底可達300公頃以上,為維持花東地區紅藜優質產品形象,穩定產地價格,臺東縣農會計畫在東遊季建置紅藜產業區域型集貨包裝處理中心(觀光工廠)。

臺東縣長黃健庭上午11點左右由農業處長許瑞貴、縣農會總幹事戴振東陪同,分別前往臺東大學知本校區附近的紅藜田,以及縣農會區域型集貨包裝處理中心預定場域視察,並聽取戴總幹事對於處理中心規劃報告。

戴總幹事指出,這兩年在地方農會系統、鄉鎮公所、臺東縣政府、水土保持局臺東分局及農糧署東區分署等機關單位宣導下,整個花東地區種植面積已超過200公頃,今年初產值(紅藜穀物) 較去年成長至少一倍,總產值概估超過1億2,000萬以上(每公頃約1千公斤,市場零售價600元/臺斤)。

隨著紅藜種植面積的提升,產銷班按照原住民傳統方式進行脫殼脫粒已經無法應付快速增加的產量,導致產品在通路端收到很多消費者反應雜質過多的問題。因此,縣農會計畫建置紅藜包裝處理中心,落實農產品品質控管。

區域型集貨包裝處理中心預定場域坐落在卑南鄉溫泉路376巷1號(縣農會東遊季入口處附近),建築坪數約有203坪,預期未來可協助花東地區每年處理300噸以上紅藜乾燥加工,創造4-6位就業機會,同時亦可作為紅藜農民加工品管等教育訓練基地,提升在地農民友善土地、無毒耕作、品質控管等知識。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