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清大教授、農家女婿黃能富 投入「科技農場」研發

2018-03-01 發佈 林宜箴 臺北
清大教授、農家女婿黃能富 投入「科技農場」研發

清大教授、農家女婿黃能富 投入「科技農場」研發

國立清華大學電資學院院長黃能富,讓農業「更智慧」!清華團隊發展「智慧精準農業」,利用無人機、衛星空拍與影像分析技術,算出最佳採收期及精準產量預測,成功在屏東、宜蘭、臺南、雲林等地種出高品質水果,為農民省下15%的人工及肥料成本,平均售價還提高了15%呢!     

清大電資學院院長黃能富分享,清華團隊開發的「智慧精準農業」技術,包括農業感測器、數據蒐集技術,可蒐集土壤溫濕度、土壤電導度、空氣溫溼度、光照度、水酸鹼度、二氧化碳等數據,並發展長距離、低功耗傳輸,把監測到的數據即時回傳給農民;並以「農業數據人工智慧分析」、「雲端自動化農場控制」,幫農民可自動為農作物施肥、灌溉、照光、吹風扇,讓農業更有智慧、更精準,如此一來,不僅可協助高齡農民節省人力及成本,還可提升品質與產量、增加收入。

願意為農業付出心力的背後,是身為農家女婿對農家的理解與心疼,原來黃能富自己和妻子成長於花蓮瑞穗,岳父母種植文旦柚與咖啡豆,每年返鄉都要幫忙農活,但他發現臺灣許多農民年紀偏大,還要面對颱風等天災及缺工問題,於是2年前組織團隊,投入「科技農場」的相關技術研發。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