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時,該怎麼保命?消防署表示,網路上瘋傳的「黃金三角」、開大門、關瓦斯等動作,地震發生時,可能時間根本來不及做這麼多事,地震發生時,首要保護頭部、頸部,採取「趴下(DROP)、掩護(COVER)、穩住(HOLD ON)」等動作,才能有效的確保自身的安全。
消防署表示,建立正確的防震觀念,才能在地震來臨時,減少自身受傷機會,住家平常可先做好家具固定。
消防署提醒,在地震來臨時,切記要保護頭部、頸部,採取「趴下(DROP)、掩護(COVER)、穩住(HOLD ON)」等動作,才能有效的確保自身的安全。由於地震發生時,不是每人都有桌子可以躲,那該如何落實「趴下、掩護、穩住」的動作呢?可把握三原則「一、立刻雙手雙膝著地伏下,用雙臂保護頭頸部;二、躲在相對強固的柱旁、低矮的家具或牆壁角落;三、搖晃期間不要跑到戶外,不要衝向出入口」。
若人在外面,「開車時:應慢慢減速停車;乘坐電車時:緊握扶手;在地下街時:沿著牆壁走到安全的地方,別站路中央;在電影院時:蹲坐在座椅前面,並保護頭部;在百貨公司或書店時:應遠離貨架和商品,並保護頭部;在搭乘電梯時:按下每層樓的按鈕;搭乘手扶梯時:應握緊扶手」。
行動不便人士也請記得以雙臂保護頭頸為優先,不要在地震搖晃時,試圖從輪椅上、躺椅或病床移動。乘坐輪椅的人,立即鎖住車輪和保持坐姿,並護住頭部和頸部。
民眾平時也可和家人討論避難逃生動線,及震災後集結地點,確認災後連繫方式,來確認家人安全無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