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4-EP47  特別節目|山與海交織成的教育風景
本集邀請輔導室主任雅筑老師,聊起她從桃園到臺東的教學旅程。這位原本對海並不熟悉的老師,從城市走進東海岸,在陪伴學生親海、識海的過程中,也慢慢學會了與海為友、與自然共呼吸。 雅筑主任分享,小時候對海的印象只是「黑黑的、泥狀的海岸線」,直到成年後在東澳第一次划獨木舟,那次逆風而行的經驗讓她深刻體會到「不能停下來」的力量。她說,那是一種專注與耐心的修煉,就像教育工作,雖然艱難,卻在不放棄的每一刻,看見自我突破的可能。 在長濱國中,她從陪伴學生學潛水、認識生態,到逐步參與學校的海洋教育課程,看見孩子們在自然中成長的樣貌。這裡的學生不像都市孩子那樣競爭激烈,反而多了幾分包容與體諒。雅筑笑說,也許是因為靠海而生,他們懂得隨風而行,也懂得在不可預測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節奏。 學校的課程設計以階段性引導為核心:七年級從浮潛認識海洋生態,八年級利用竹子、浮桶和童軍繩打造簡易船隻,九年級則親手乘著獨木舟出海。從陸地走向海洋,是一次次勇氣的疊加,更是一段段與大自然共學的旅程。 「長濱的孩子們在浪潮裡學習,也在浪潮裡找到自己。」這場從山到海的教育實驗,不只是學習的歷程,更是生命的啟航。
2025/11/19:校長來作客-S4-EP47 特別節目|山與海交織成的教育風景

S4-EP47 特別節目|山與海交織成的教育風景

2025-11-19
本集邀請輔導室主任雅筑老師,聊起她從桃園到臺東的教學旅程。這位原本對海並不熟悉的老師,從城市走進東海岸,在陪伴學生親海、識海的過程中,也慢慢學會了與海為友、與自然共呼吸。 雅筑主任分享,小時候對海的印象只是「黑黑的、泥狀的海岸線」,直到成年後在東澳第一次划獨木舟,那次逆風而行的經驗讓她深刻體會到「不能停下來」的力量。她說,那是一種專注與耐心的修煉,就像教育工作,雖然艱難,卻在不放棄的每一刻,看見自我突破的可能。 在長濱國中,她從陪伴學生學潛水、認識生態,到逐步參與學校的海洋教育課程,看見孩子們在自然中成長的樣貌。這裡的學生不像都市孩子那樣競爭激烈,反而多了幾分包容與體諒。雅筑笑說,也許是因為靠海而生,他們懂得隨風而行,也懂得在不可預測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節奏。 學校的課程設計以階段性引導為核心:七年級從浮潛認識海洋生態,八年級利用竹子、浮桶和童軍繩打造簡易船隻,九年級則親手乘著獨木舟出海。從陸地走向海洋,是一次次勇氣的疊加,更是一段段與大自然共學的旅程。 「長濱的孩子們在浪潮裡學習,也在浪潮裡找到自己。」這場從山到海的教育實驗,不只是學習的歷程,更是生命的啟航。
尋夢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久居深閨的杜麗娘,在和春香遊賞了百花齊放的花園後,在夢中邂逅了書生柳夢梅,自此杜麗娘對這位風度翩翩的書生、和他口中五彩繽紛的世界,念念不忘。一心想追求心中自由的杜麗娘,在夢與現實的交錯芝中,開啟了一場如夢似幻的旅程。 歡迎收聽,11月18日22:00~22:30「Listen 看得見的廣播劇」
2025/11/18:Listen 看得見的廣播劇-尋夢

尋夢

2025-11-18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久居深閨的杜麗娘,在和春香遊賞了百花齊放的花園後,在夢中邂逅了書生柳夢梅,自此杜麗娘對這位風度翩翩的書生、和他口中五彩繽紛的世界,念念不忘。一心想追求心中自由的杜麗娘,在夢與現實的交錯芝中,開啟了一場如夢似幻的旅程。 歡迎收聽,11月18日22:00~22:30「Listen 看得見的廣播劇」
到大學才開始意識到身為新二代子女自己可能可以做些什麼
陳靜華,生父為台灣、母親來自柬埔寨、繼父為泰國人。2019年申請海外子女培力計畫,踏上探索父母母國的旅程,日常生活中對家鄉特色的了解,多以吃為主。高中員林家商幼兒保育科,大學屏東科技大學社工系,一直以來對於自己的父母與眾不同,很清楚,但直到大學才開始意識到身為新二代子女自己可能可以做些什麼,開始陸續接觸相關親住民服務團體、姊妹群體,學習計畫書寫。
2025/11/16:幸福中台灣-到大學才開始意識到身為新二代子女自己可能可以做些什麼

到大學才開始意識到身為新二代子女自己可能可以做些什麼

2025-11-16
陳靜華,生父為台灣、母親來自柬埔寨、繼父為泰國人。2019年申請海外子女培力計畫,踏上探索父母母國的旅程,日常生活中對家鄉特色的了解,多以吃為主。高中員林家商幼兒保育科,大學屏東科技大學社工系,一直以來對於自己的父母與眾不同,很清楚,但直到大學才開始意識到身為新二代子女自己可能可以做些什麼,開始陸續接觸相關親住民服務團體、姊妹群體,學習計畫書寫。
普及化運動推動學生愛運動風氣
為幫助學生維持身體健康,提升學生體適能及身體素質,臺中市推動多元種類的高、國中小普及化運動競賽,項目包括躲避球、籃球、跳繩、游泳、健身操、大隊接力、排球等,響應SH150(每週在校運動時間至少150分鐘)政策,帶動校園運動風氣,培養學生運動習慣。
2025/11/15:臺中好棒教育好樣-普及化運動推動學生愛運動風氣

普及化運動推動學生愛運動風氣

2025-11-15
為幫助學生維持身體健康,提升學生體適能及身體素質,臺中市推動多元種類的高、國中小普及化運動競賽,項目包括躲避球、籃球、跳繩、游泳、健身操、大隊接力、排球等,響應SH150(每週在校運動時間至少150分鐘)政策,帶動校園運動風氣,培養學生運動習慣。
幸福來自於對環境與文化的貢獻
一個地方的文化記憶與保存是需要依靠許多人一起守護及推廣的。今天《幸福密碼》節目,邀請到永續三峽環境文化工作室主持人林烱任與大家暢談他的文史工作理念,以及他在三峽三十多年文史工作與生活的體驗。 林炯任年輕時在三峽插角國小擔任美術老師,透過他的畫筆及攝像鏡頭,讓他逐漸喜歡上三峽這塊土地,因此他從年輕時期就開始展現對三峽地區文史的熱愛,即使退休後也不減對地方文化、環境及社區發展的持續關注和貢獻。 在節目裡林炯任指出了保護文化遺產、振興地方產業、以及關注流域環境的重要性,並分享了自己在三峽地區推廣自然教育、促進地方創生、以及推動社區營造等方面的努力。林炯任也分享了自己對幸福美滿的理解,認爲幸福不僅來自於個人的努力,也來自於對社區、環境和文化的貢獻。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11月14日(週五)上午10:05-11:00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幸福密碼》節目收聽。(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Podcast當天同步上傳,惟播出時間依各平台為準)
2025/11/14:幸福密碼-幸福來自於對環境與文化的貢獻

幸福來自於對環境與文化的貢獻

2025-11-14
一個地方的文化記憶與保存是需要依靠許多人一起守護及推廣的。今天《幸福密碼》節目,邀請到永續三峽環境文化工作室主持人林烱任與大家暢談他的文史工作理念,以及他在三峽三十多年文史工作與生活的體驗。 林炯任年輕時在三峽插角國小擔任美術老師,透過他的畫筆及攝像鏡頭,讓他逐漸喜歡上三峽這塊土地,因此他從年輕時期就開始展現對三峽地區文史的熱愛,即使退休後也不減對地方文化、環境及社區發展的持續關注和貢獻。 在節目裡林炯任指出了保護文化遺產、振興地方產業、以及關注流域環境的重要性,並分享了自己在三峽地區推廣自然教育、促進地方創生、以及推動社區營造等方面的努力。林炯任也分享了自己對幸福美滿的理解,認爲幸福不僅來自於個人的努力,也來自於對社區、環境和文化的貢獻。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11月14日(週五)上午10:05-11:00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幸福密碼》節目收聽。(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Podcast當天同步上傳,惟播出時間依各平台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