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青少年在人生中迷失方向,或因家庭、學業與社會適應問題陷入黑暗時,一位溫暖而堅定的輔導者,往往能成為他們重拾希望的力量。教育部青年發展署長期與全國19個縣市政府合作推動「青少年生涯探索號計畫」,以陪伴15至18歲未升學、未就業或中途離校的青少年為宗旨,協助其探索生涯方向、銜接升學或職訓就業。每年約有50位專業輔導員參與,陪伴超過2000名青少年重新找到人生的價值與方向。
教育部青年署分享,來自雲林縣的邱翠萍輔導員,是計畫中的一線典範。她秉持「生活即教育」理念,針對近年常見的網路沉迷與繭居現象,從青少年感興趣的事物切入,引導他們參與與思考。例如,她以熱門手機遊戲《傳說對決》設計課程,帶領學生討論團隊合作、情緒管理與自我控制等議題,讓原本抗拒溝通的孩子逐漸敞開心房。邱翠萍說,青少年如同璞玉,只要願意耐心琢磨,終能綻放光芒。
她輔導的個案「小佳」(化名)便是一個典型例子。初次見面時,小佳害羞怕生、幾乎不說話,甚至連書寫能力都略顯不足。邱翠萍仍堅持啟動輔導服務,陪他一步步探索未來方向。然而過程並不順利,小佳曾被父母帶往高雄工作,讓服務一度中斷,返鄉後又因家庭爭執陷入情緒低潮。面對挑戰,邱翠萍不曾放棄,她重新評估小佳的能力與興趣,協助他選擇適合的漆作職訓課程,並積極與家人溝通,化解衝突,營造穩定的支持環境。
為了通過職訓考試,小佳全力以赴,努力練習寫字、完成考古題、學習生活技能與職場禮儀;邱翠萍則持續陪伴、鼓勵他培養自信。最終,小佳不僅順利錄取職訓,更在課程中養成寫日記與記帳的好習慣,從沉默內向轉變為積極主動,展現嶄新的自我。
青年發展署表示,此計畫透過跨局處合作與部會資源導入,建立完善的關懷與輔導網絡。第一線輔導員是計畫成功的關鍵,他們以實際行動傳遞關懷,陪伴迷惘的青少年走出低谷,重新看見自己的價值與希望。這份溫暖正在全臺各地蔓延,為無數青少年點亮未來的方向,讓「探索號」成為他們人生重啟的起點。